第17章 靖水将军(1 / 2)
竹简在他手中缓缓展开,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在这死寂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刺耳。
上面的字迹是用某种暗红色的、至今未褪的颜料书写,年代久远,部分字迹已被水汽洇染得有些模糊,边缘晕开,如同干涸的血泪,但大部分仍可辨认。
那字体绝非寻常文人笔墨,而是带着一种凌厉无匹的杀伐之气,笔锋如刀砍斧凿,铁画银钩,每一笔每一划都透着一股久经沙场、号令千军的铁血威严与决绝意志,甚至能感受到书写者倾注其中的滔天情绪。
石磊识字不多,只能磕磕绊绊地认出零星几个刺目的词汇,如“陷”、“血”、“恨”。
刘老大走南闯北,见识稍广,他凑近那盏摇曳不定的油灯,昏黄的光线照亮了竹简,他皱着眉头,眯起眼睛,几乎将脸贴上去,艰难地辨认着那些古老的、带着浓重个人风格与悲怆气息的字体。
竹简上的内容,并非账目,也非寻常书信,更像是一篇…混杂着滔天怨愤、无尽不甘、悲凉控诉与最后决绝的血泪绝笔!
“……承恩侯…构陷…通敌…铁证如山…百口莫辩…陛下…何至如此昏聩!忠良尽戮…天道何存!”刘老大用一种压抑的、带着难以置信的语调,断断续续地念出句子,脸色越来越凝重,每念出一个字,眉头就锁紧一分。
“……麾下三千靖水儿郎…血染沧澜…江水为之赤…皆成孤魂野鬼…日夜哀嚎…吾之罪乎?!吾之罪乎?!”
“……家产抄没…妻离子散…幼子啼哭犹在耳…祖传‘沧澜’剑…乃先帝所赐…竟不知所踪…恨!恨!恨!”念到此处,刘老大的声音微微颤抖,仿佛能感受到那刻骨铭心的痛楚与绝望。
“……此身虽殒…此恨难消…沉冤昭雪之日…必化厉鬼…索还血债!九泉之下…亦不瞑目!”
落款处,是一个墨迹格外深重、几乎要破开竹简、力透背面的签名——“靖水将军,薛”!
那“薛”字最后一笔狠狠拖下,带着无尽的决绝与怨毒。旁边还有一方小小的、刻着复杂汹涌水波纹的私人钤记印记,仿佛象征着将军的封号与葬身之地。
“靖水将军…薛?”刘老大喃喃重复,眉头紧锁成川字,目光投向虚空,似乎在记忆的长河中竭力打捞。
忽然,他猛地一拍大腿,发出“啪”一声脆响,脸色骤变,眼中充满了骇然与震惊。
“操!难道是…六十年前,那个震动朝野的案子?那个因为被权臣承恩侯诬陷通敌叛国,在沧澜江一战中遭人算计、后勤断绝,以致全军覆没,最后被朝廷问罪抄家,据说在押解进京途中…于泗水河段凿船投河自尽的那个薛礼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