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双生魂记 > 节气煮江湖

节气煮江湖(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曲终了,他放下琴,推门离去。再没有回头。

第二天,我们在琴箱里发现一沓银票。正好是当初那枚金叶子的十倍。

“知音难觅。”佟湘玉点着银票,幽幽地说。

立秋。

梧桐开始落叶。

郭芙蓉宣布要开一家武馆,教女子防身术。地点就在同福客栈隔壁。

吕秀才连夜赶工,写了一份《女子习武可行性报告》。厚厚一沓,引经据典。

莫小贝自告奋勇要当助教,被郭芙蓉拒绝了。

“你的剑法太凶。”她说,“我要教的是自保,不是杀人。”

这话听起来耳熟。很多年前,郭芙蓉的爹也对她说过同样的话。

世代更迭,有些话却代代相传。

武馆开张那天,来了很多姑娘。老的少的,美的丑的,都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郭芙蓉站在她们面前,第一次显得有些紧张。

“从今天起,”她清了清嗓子,“你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声音不大,却很有力。

我看见吕秀才在角落里微笑。那种笑,我很多年没在他脸上见过了。

处暑。

暑气渐消。

李大嘴的茉莉花炒鸡蛋终于成功了。他加入了虾仁和青豆,色彩缤纷,像打翻的调色盘。

这次莫小贝说好吃,连吃了两碗饭。

邢育森闻香而来,说要打包一份带给十八里铺的新任捕头。

“是个女的。”他挤眉弄眼,“还没嫁人。”

白展堂打趣:“你看上了?”

邢育森老脸一红,夺过食盒就跑。

爱情这东西,什么时候来都不晚。

白露。

夜开始变长。

祝无双的海棠酒酿好了。开坛那天,整条街都闻得到香气。

我们每人分了一杯。酒是淡粉色的,在白瓷杯里晃荡,像少女的脸颊。

我小口啜饮,味道比想象中醇厚。后调带着一丝酸涩,像未熟的青梅。

那晚,我果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片海棠花海,有人在花下舞剑。身形曼妙,剑光如雪。

我看不清那人的脸,但知道是个故人。

醒来时,枕畔湿了一片。

有些梦,不如不做。

秋分。

又是昼夜平分。

郭芙蓉的武馆有了第一个毕业的学员。是镇东卖豆腐的孙姑娘,瘦瘦小小的,以前常被醉汉骚扰。

毕业考核那天,她利落地把一个壮汉撂倒在地。动作干净漂亮,赢得满堂彩。

孙姑娘哭了,说终于不怕走夜路了。

郭芙蓉拍拍她的肩,什么都没说。但眼里的骄傲,藏不住。

吕秀才送了她一副字:“巾帼不让须眉。”

裱好了,挂在武馆正堂。

墨迹未干时,我嗅到松烟的味道。很淡,像远山的雾气。

寒露。

天气转凉。

佟湘玉翻出冬天的被褥,在院子里晾晒。阳光很好,棉絮在光线下飞舞,像细小的雪花。

白展堂帮她搭手,动作笨拙,但很认真。

我注意到他们之间的对话变少了。常常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这种默契,需要多少年才能养成?

莫小贝开始织围巾,说是送给邱小冬的生日礼物。毛线是枣红色,像深秋的枫叶。

她织了拆,拆了织,总是不满意。

“心意到了就好。”祝无双劝她。

莫小贝摇头:“不行,必须完美。”

年轻时的爱情,总是追求完美。

霜降。

清晨见霜。

吕青柠恢复了活泼,开始在客栈里帮忙。端茶送水,像只忙碌的蝴蝶。

她长得越来越像郭芙蓉,特别是笑起来的样子。嘴角上扬的弧度,分毫不差。

血缘真是奇妙的东西。

公孙不惑又来诊脉,说郁结已散。他开了个安神的方子,这次不需要露珠做药引了。

成长,就是不再需要特殊的药引。

李大嘴试着用霜打过的白菜做泡菜,说会更脆。结果咸得发苦,没人敢吃。

他自己就着馒头吃了整整一坛,说不能浪费。

第二天,他跑了一整天茅房。

有些坚持,不如放弃。

立冬。

水始冰,地始冻。

同福客栈来了位特别的客人。是个盲眼的说书人,由一个小姑娘牵着。

他说要讲一个故事,关于前朝秘辛。报酬只要一顿饱饭。

佟湘玉同意了。

晚饭后,大堂坐满了人。烛光摇曳,在说书人无神的眼中投下两点微光。

他讲的是那个侍卫的故事。这次,有了结局。

原来侍卫没有通敌,是被副将陷害。副将觊觎他的职位,更觊觎他的未婚妻。

真相大白那天,侍卫已被处决。未婚妻跳了井,副将最终也疯了,每天对着空气说话。

“他说什么?”莫小贝问。

说书人沉默片刻,缓缓道:“他说‘我后悔了’。”

四个字,轻飘飘的,却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有些错误,永远无法弥补。

小雪。

未雪,但风已冷。

郭芙蓉的武馆来了个新学员。是十八里铺的女捕头,就是邢育森提到的那位。

她很年轻,眉宇间有股英气。她说想学几招实用的,方便办案。

郭芙蓉亲自教导,格外严格。

女捕头学得很快,第三天就能和郭芙蓉过招了。虽然每次都输,但坚持的时间越来越长。

“是个好苗子。”郭芙蓉评价。

吕秀才有点吃味,被郭芙蓉一眼瞪了回去。

爱情里,总是少不了这些小小的醋意。

大雪。

终于下雪了。

雪花很大,片片如鹅毛。不一会儿,整个七侠镇就白了头。

佟湘玉指挥大家扫雪,说怕客人滑倒。其实这样的天气,根本不会有什么客人。

但我们还是扫了。扫出一条小路,从客栈门口一直延伸到街角。

白展堂堆了个雪人,用胡萝卜当鼻子,煤球做眼睛。丑得很别致。

莫小贝要在雪人手里插把剑,被佟湘玉制止了。

“和平点好。”她说。

是啊,和平点好。

冬至。

白昼最短,夜晚最长。

按照习俗,要吃饺子。李大嘴包了三种馅:白菜猪肉、韭菜鸡蛋、香菇虾仁。

祝无双擀皮,动作快得出现残影。面皮飞旋,像小小的月亮。

我们围坐一桌,热气蒸腾,模糊了彼此的面容。

邢育森和燕小六也来了,带着一壶酒。说是御寒的,其实就是最便宜的烧刀子。

喝到微醺,白展堂开始讲他行走江湖时的趣事。有些听过很多遍,但没人打断。

在这样的夜晚,旧故事也显得温馨。

饭后,吕青柠吵着要守夜。说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要好好珍惜。

结果不到子时就睡着了,小脸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

郭芙蓉把她抱回房,动作轻柔得不像平时的她。

为人父母,总会变得温柔。

小寒。

冷到极致。

武馆的女捕头毕业了。临别时,送给郭芙蓉一把匕首。鞘上镶着宝石,价值不菲。

“防身用。”她说,“女子在外,总要有些准备。”

郭芙蓉收下了,回赠她一套暗器。是唐门的款式,但做了改良,更适合女子使用。

她们拥抱告别,像相识多年的好友。

有些缘分,来得突然,却恰到好处。

吕秀才又开始写书了。这次不是武林外传,而是《女子防身术详解》。配了插图,是莫小贝画的。

虽然比例不太对,但神韵十足。

书香混合墨香,在冬日的客栈里静静弥漫。

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同福客栈的屋檐下挂满了冰凌,长短不一,像凝固的琴弦。

风过时,会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叮叮咚咚,像谁在弹奏。

我站在二楼,看雪后的七侠镇。白茫茫一片,干净得像张新铺的宣纸。

佟湘玉在楼下喊吃早饭。声音被冷空气过滤,显得格外清晰。

我应了一声,却没有动。

这样的清晨,适合多站一会儿。

适合回忆,也适合遗忘。

立春。

又是一年轮回。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同福客栈的海棠树冒出新芽,嫩绿的,像刚睁开的眼睛。

李大嘴开始准备春宴的菜单,说要推陈出新。

祝无双在绣新的桌布,图案是并蒂莲。一针一线,极其细致。

白展堂和佟湘玉依然偶尔争吵,但很快就会和好。像所有的夫妻一样。

郭芙蓉的武馆有了第二批学员。她更加游刃有余,有时还会开开玩笑。

吕秀才的书完成了一半,每天写到深夜。烛光映着他的侧脸,专注而安宁。

莫小贝的围巾终于织好了,寄去了京城。随信只有四个字:“天冷加衣。”

吕青柠长高了一寸,去年的衣服都有些短了。佟湘玉带她去裁新衣,选了藕荷色的料子,很衬她。

我依然站在二楼的走廊,看日升月落,人来人往。

有些东西变了,有些没变。

就像这同福客栈,永远敞开着门,等待着下一个故事。

而时间,继续不紧不慢地流淌。

像镇外那条河,表面平静,底下暗流汹涌。

但我们都知道,所有的暗流,终将归于大海。

所有的故事,也终将有个结局。

只是时候未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