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帝王马嵬驿之死!(2 / 2)
在杨国忠、高力士和杨妃各怀心思的阻拦下,李亨依然没有获取监国权。
六月十二日。
李隆基登上勤政务本楼,对百官放言“亲征”,假意安抚长安民心。然而入了夜,他便带领贵妃、皇子皇孙与近身宠臣出了兴庆宫,移驾宫城外的“北内”。
似乎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慌张,帝王抚着杨妃的手道:“朕已经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清点禁军人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再有良驹九百匹,爱妃不用担心,朕定能带你平安抵达蜀中。”
杨妃笑着依偎在李隆基身侧:“都听三郎的。”
她最后一次跟七娘联络,还是在哥舒翰前往潼关时。
那时节岭南荔枝新上,李隆基依旧觉得安禄山只是小打小闹,竟还命岭南如常走水路,送荔枝到长安的广运潭。
七娘趁机留给杨妃的讯息,就是事关她生死的那则八卦:“若天子西逃,务必留宿陈仓道马嵬驿,抢先反咬杨国忠。届时,中有内应。”
杨玉娘垂下眼眸,决意带一些身毒(印度)人的壮阳之药在身上。
次日一早,天蒙蒙亮。
李隆基在数千禁军护卫下,从禁院延秋门离去,过了渭水,渡过便桥。
杨国忠想到他这几年横征暴敛之下丰盈的左藏库,动了心思想要命人烧毁,却被帝王拦下。直到这时候,他似乎才生出一些抱歉的心思:“算了,等安禄山叛军入了长安,见不到左藏库的钱财,只怕百姓不得安宁。”
杨玉娘侧身翻个白眼。
这钱还不是你们君臣搜刮来的民脂民膏,百姓什么时候安宁过?
奔波一整日之后,帝王的幸蜀之行就暴露了此行最大的问题——高力士负责财务,陈玄礼整顿军士,却没有人预备一行人前往蜀中的粮食。
李隆基原本以为,沿途会有各地官员前来迎驾。
然而,他们这一日途经的咸阳、金城两地连县令都弃城而逃了,百姓更是怨声载道,哪里有人再上赶着溜须拍马。最后,还是杨国忠厚着脸皮,被人唾沫星子骂着买来几张胡饼,才勉强叫皇帝裹了腹。
次日,等老皇帝到达马嵬驿,幸蜀团里已经偷偷逃走了许多士兵。
饥饿、疲惫、逃亡的紧张与怒火交织,叫这些禁军在此刻成为李隆基身边最大的雷。
连杨玉娘都察觉到,禁军统领陈玄礼看向杨国忠的眼神透着杀气。可李隆基却沉浸在盛世倾颓的沮丧之中无法自拔,完全忽视了种种剑拔弩张。
杨玉娘叹息。
七娘的话从来都没有说错。今日这情景,她若想活命,就得与杨氏、与陛下割席。
夏日天长,夜来得稍迟一些。
帝王从颓丧中回神,又忽然起了兴致,携杨妃入驿馆后头的山坡赏夜景。大驿道旁有不少长满了芦苇的水泽湿地,夏夜里最是吸引萤火。
李隆基看着,忽然出声:“高力士,去寻陈玄礼,命人给朕捉几斛来!朕要叫爱妃瞧瞧数斛萤火放飞山中,光遍岩谷的景象!”
高力士神色复杂地看着帝王,张了张口,但想到白日里帝王那副颓色,又闭嘴去请陈玄礼相助。
杨国忠远远守在山坡下头。
杨玉娘坐在山坡上,望见士兵们在芦苇荡之间捉取萤火的疲惫身形,终于下定决心开了口:“三郎对妾身情深义重,妾无以为报,唯有……”
话未说完,露出一副娇羞之色。
李隆基自然是懂了其中的意思。
但他也没吃饱,外加逃亡的紧张感,实在也没心思做那事。
杨玉娘便又压低声音道:“三郎可知,同时用酒水服用圣僧丹,和妾的壮阳之药,便能抛却俗世烦扰,快活似神仙。”
李隆基闻言意动。
山下,禁军们气喘吁吁捧了萤火送到高力士手上,陈玄礼已经压制不住火气,呛了一句:“杨氏妖妃如此蛊惑圣人,高内侍若再不劝着,我手下的人可是要撂挑子了!”
高力士心头猛一跳,笑着安抚几句,忙命宫人捧着那烫手的几斛萤火往山坡上行去。走得近了,才发觉李隆基正在以酒服用药丸,神色间还带了几抹神志不清的醉意。
高力士忙道:“圣人做什么糟践自个的身子,哪里来的酒啊?”
李隆基沉浸在幻象之中,只笑不语。
杨玉娘便接话答:“驿馆内只剩了这些酒,高内侍还不许妾与三郎一醉方休么?”
“不敢。”高力士垂了眸,“只是娘子又是捉萤火,又是饮酒的,难免叫底下的人心生不满,还请娘子稍微顾忌此时的情势……”
杨玉娘心中嗤笑。
老皇帝非要给她捉来萤火放飞,在外人眼里,就成了她妖妃蛊惑帝王。
看来,今夜她的选择是没错的。
杨玉娘冷冷看一眼高力士,起身道:“圣人要寻大相公商议接下来的朝中部署,高内侍去请吧,妾就先回了。”
她说完一甩袖子,匆匆离开这是非之地,回到屋中,手是颤抖的,心还在狂跳。
她终于还是对李隆基下手了。
她安慰自己,老皇帝服药已久,即便她今日不出手,他也活不了几天了。
……
山坡上,杨国忠刚走到圣人身边,便见李隆基忽然站起身来,一副癫狂模样扯着高力士的脖子:“去,给朕把萤火全都放飞,朕要夜游谷中,览尽大唐河山!”
高力士只当圣人喝醉了,躬身应下,亲自去准备这档子闲趣。
须臾,宫人们从山坡各处缓缓放飞口袋里的萤火,数千点微光同时升起时,西北夏夜里的星河都被衬得暗了几分。
李隆基大笑回头,眼中有一股痴狂劲儿:“爱妃,你看朕的河山——”
话说到此处,竟是一口血喷了杨国忠满面。旋即,人就直挺挺倒了下去。
杨国忠颤抖着跪下去,伸出手试探在李隆基鼻下。
漫天萤火映衬之中,帝王却彻底没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