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 84 第八十四章

84 第八十四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84第八十四章

◎登基第七十六天◎

燕都是天子脚下,也是整个盛朝的风向标,其中流行什么,能在短时间内风靡全国,成为富庶之人追捧的对象。

先前说燕都的布匹、丝绢好,只要是燕都的花色,都能在南方快速售卖一空;说燕都的戏班子好,谁家没一两个有燕都口音的小戏子,简直羞于见人。

如今听说,燕都出了个新戏本子,还是陛下亲自叫翰林学士写的!

乖乖,这得是什么神仙本子?

不少南方富人翘首以盼,纷纷叫家人们去打听,都铆足劲,恨不得叫自己成为第一个听到戏本子的人,好在附近狠狠出一次风头。

陛下这次还格外大方,叫人把戏本子印了书,送去各处售卖。

因为印刷术发展迅速,盗印之风极为猖獗,但是面对这厚厚的,标了金印的本子,居然没一个人敢偷偷盗印,带去自家售卖。

等皇城中的印书局不断加印,戏本子连同戏班子,才缓缓到了南方。

在第一天,引得万人空巷。

戏班子没有接受任何一位富商官员邀请,反而自己出钱,定下了半月的戏台子,免费为大家传唱。

除此之外,乡下也没拉下,还叫了小学徒们自己去乡里,只是这次不是唱了全戏,而是挑了几折子。

小女孩挎着篮子,刚从山坡上下来,篮子里面只有几根树枝,当做冬日的柴火,手背长出了冻疮。

冬天没有野菜,家里的粮食也不多了……

那家丁说,他们家的田不丰,虽是中田,但今年又没种东西,几乎荒了。原先能给十二两,如今只能给八两。

这八两中,又要还老爷的债,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三两半。

奶奶说,这些钱不能随意动用,要留着给明年念书。

要好好念书,以后当大官……

可是,三两半。

农人的孩子早当家,更何况,她已经十岁了,可以独挡一面了。

三两半。

每年的束修就要一两银子,还有笔墨等。

三两半,能支持多久呢?

如果她去念书,家里只有奶奶,又没有田地,只能在后院的菜地种些东西。

一年老一年幼,也有人不会租田给她们,让她们耕种。

小女孩越想,心里越茫然。

她能和奶奶一起活下去吗……?

村头今天好像来了个戏班子,唱得还是燕都里时兴的本子。

如今到了冬日,正是农闲之时,什么事都能去凑个热闹,更别说这么大的热闹。

同村的亲戚见到小女孩,问她:“丫丫,你要不要来玩玩?”

这段时日,丫丫家里情况不好,如今……

乡里乡亲的,先前给她母亲凑药费,已经借了不少,最后也凑不出钱了。

只能让她们去借了老爷的钱。

可没想到……唉。

“不了三姨,我得赶紧回家了。”

今天没找到吃的,奶奶因为操劳,身体也不大好了,最近都说身上冷。

家里柴火不多,从北边运来的煤倒是不少,价格也不贵,她一开始说想要买一些,但奶奶说,那是读书的钱,不能随便花用。

她好害怕,害怕奶奶也和阿娘一样,被冻病了,然后再也好不起来。

“今天来我家吃,没事的。”三姨摸了摸丫丫的头,“难得有个热闹,等吃完饭后,让你堂姐教你几个字。”

丫丫犹豫了一会:“奶奶……”

“你放心,她也来。”

多两个人吃饭,算不得什么。

他们家里不常点柴,冷得要命,没事都能冻出病来,更何况这一老一小,也不是身体健康的样子。

年关年关,是穷人要渡过的难关啊。

三姨牵了丫丫的手,带她去村头的戏班子处凑热闹。

她们迟了几步,等到了时,戏曲已经开始了,台上的小学徒已经画了脸,咿咿呀呀地唱起来。

“这是什么剧?”三姨问了要好的同伴。

“叫白毛女,不知道讲什么的。”

不出名也不要紧,有热闹凑就不错了。

开头是个水灵灵的小丫头,身上戴着孝,先是一段独白唱词,说自己可怜,母亲去世,只有一个老父亲。

如今家中贫寒,下葬的钱都没有,只能让老父去向乡间的地主借钱。

乡下的戏曲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前面出现些波折不要紧,最后一定是好的。

但是这前面的“波折”太多了。

他们看着小丫头的父亲被逼死、自己被地主抢占去当妾室、被曾经的未婚夫婿救出之后,不能回家,只能住在山洞之中,一头青丝变成了白发,人不人鬼不鬼。

不少人发出低低的抽泣声。

这故事距离他们的生活太近,让人格外有代入感。

更有不少人,捏紧了拳头,恨不得冲进戏台上,拽出那个地主,狠狠地揍一顿。

事情逐渐出现了转机。

有燕都的高官来到此处,听说了“白毛鬼”的传说,说世上没有牛鬼蛇神,没有满天神仙,倘若真有神仙,怎会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

于是让人找出了“白毛鬼”,听到了她的冤屈。

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逼死小丫头父亲的地主被下狱,预备问斩;小丫头也从山洞中回家,一头白发渐渐变黑。

这戏剧一波三折,等听完之后,天全黑了。

“坏了,居然到了现在。”

三姨带着丫丫,紧赶慢赶地回去,道:“早知道明天再来看,他们要在这里唱三天。”

话是这么说,可刚才她入了迷,要是真的让她回家,三姨还不一定乐意。

“听说这是陛下特意让人来传唱,真是个好故——”

话音戛然而止。

刚刚全身心投入的三姨,忽然想起了故事的开头。

岂不是和丫丫很像?

作为亲历者的丫丫,感触更深。

她心中若有似无的疑惑终于得到了解答——

那个老爷借钱给他们,然后要了家中的田地,根本不是好,是坏的!

是应该告官的坏!

——

南方如何,明慕暂且不知。

他接到了盛朝海军的第一次战绩。

“日前,福建港口,有不明船只路过……被迫反击,大获全胜。”

奏疏不长,很快就看完了。

“这是……?”明慕看了看小朝会的诸人,问道,“朝中可有清楚内情的?这不明船只,到底是什么地方的?”

真是荒谬。

哪有人按着对方狠锤了一顿,结果连对方来自哪里的都不知道?

明慕完全不知道怎么评价了。

要说战功……的确是,盛朝一向以和为贵,能惹得他们官员主动出手,对方一定是出现了冒犯的举动。

反正那些敌人要是不服,可以直接来燕都和他聊聊。

“有广州巡抚来信,说是英吉利的海船。那日,船只从福建港口路过,距离极近,大摇大摆地路过,在被第一发炮轰击时,出现了反击之举。”

明慕:“嗯……”

首先声明,他的意思不是给那些人说话,一定不是。

就是听他们的意思,仿佛被攻击后不能还手,不然就是心肠极坏……这?

不过也无伤大雅,盛朝是大国,不害怕任何人的报复。

相比之下,明慕更好奇这次的火炮威力如何。

下一份奏疏就是火力报告,尽量清楚地写了武器的威力,最后特地提了一句,说,比以往火炮好许多。

这是当然!

明慕唇边不免.流出一点浅浅的笑意:“你们看看这个。”

他一口气提出那么多叠代的设想,如果一点效果都没有,干脆也别干了。

可惜船只还只能使用风力以及人力的结合,如果有蒸汽机就好了,能够节省人力,更好地操纵船只。

最早的蒸汽机……仿佛还要一百年?还是两百年?

可惜他不清楚具体构造,只模糊地知道蒸汽能够推动物体。在理科基础几乎为零的古代,希望目前的人才能够从这句话中制造出蒸汽机……

嗯……

可能性应该和他回现代直接带样品过来差不多。

总之教育还是要继续发展。

看了火力以及相关参数后,几位朝臣窃窃私语,如今兵部尚书不在,工部尚书对此事稍稍了解,道:“陛下,这火炮之威……或有夸张。”

他的意思很委婉,就是这些数据是不是造假。

和原来的火炮数据相差也太大了,若不是在陛你的?至于夸大数据嘛!

明慕的笑容逐渐僵硬:“什么?”

“燕都中神机营,却有火炮,但没有这种,能例无虚发的……”

明慕忍不下去了。

他作为亲历者,最清楚不过!

“是不是造假,朕心中有数。”明慕制止了对方的话,“之前,朕一手扶持的军工厂,难不成你们都忘了?”

“后面又在那边呆了数日,你们以为,朕只是添乱的?”

连续两个问题压下来,再配上陛下言之凿凿的语气。

就算一开始对其中数据有些怀疑,此时疑虑尽消了。

“陛下,这是新型火器,居然能有如此威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