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因为不论怎么问澜哥,对方都会给出差不多的回答,无非是他很好很厉害很有人格魅力一类的,听起来好像是对的(?),实际上解释不了他的问题。

第一个试探对象当然是太傅。

太傅和他的关系最为密切,直至现在,还保持着每旬一次课的频率。

当然,也不是不想找别人,而是别人不大适合。简单来说,太过精明,明慕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很是清楚,如果和这些人采用迂回战术,没几句就得绕进去。

不是说太傅不精明,而是太傅对他报以宽容的态度,在和她说话的时候,大多直来直去。

正好有个送上来的理由。

明慕看到了沿海送上来的文书。

爪哇?伏击?

开什么玩笑?

和别人猜想得如出一辙,明慕看到这封文书的第一反应就是胡扯。

但是他了解官员们,不可能专门送上一封笑话,也就是说,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

“这个世界还是发癫了吗?”明慕喃喃自语道。

不过倒是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借口,他对阚英微微颔首,道:“去找太傅,说我有事和她商量。”

阚英只领命下去了。

迄今为止,小皇帝还没有发现身边内侍对他与众不同的勤恳之态。于他而言,对方是照顾过母妃的旧人,爱屋及乌很正常。

明璇身边有个姑姑,早年间也是照顾过长公主的。

有了这一层伪装,阚英就算清楚陛下在烦忧什么,也能将自己隐藏起来。

可是他没想过,不是所有人都天生会某一件事的。阚英也只是在内书堂读过书而已,却能很快上手司礼监以及其他的事务,在明慕还不熟练的时候,能提出一阵见血的意见,这就已经很不普通了。

或许这就是灯下黑。

缪白接到金笺之后,倒是很快入宫,看到陛下递过来的文书。

比起好笑,她的第一反应是警觉。

“是谁告诉他们,咱们和西洋的具体交流的?”她意识到最关键的一点,立刻问出。

明慕倒是一顿。

他不大了解海上的形式,但是却清楚,安南和南诏都清楚盛朝的生意,地方接壤,就算再怎么隐瞒也隐瞒不了,更何况盛朝这边也没有隐瞒的意思。

有些地方还少不了他们的帮忙,比如运货一类,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将盛朝的纸币推广到这些国家,纳入盛朝的经济体系。

怎么,这个国家不是吗?

太傅着人拿来详细的沿海地图,指引给陛下看:“陛下请看,安南和南诏知道,是因为距离盛朝极近,船只的动向无法隐瞒他们。”

“但今次入侵的国家,地势偏远,与盛朝并不接壤,最多是看到过西洋和盛朝的大船——如今通讯不畅,为什么会觉得船上是珍贵的货物,而不是别的?”

盛朝保持着自己的骄傲。

不会主动隐瞒,也不会主动告知。

如果这些小国想要分一杯羹,最好的做法不是入侵,反而是向盛朝上具国书,请求帮忙,盛朝自然也会分一点。

自己吃肉,别人喝汤,才能平静复杂的沿海局势。

“……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入侵的国家,倒是很少见。”太傅委婉道。

应该不是少见,而是从未有过。

他们将盛朝当成什么了?一艘和渔船差不多的东西,里面装着一些瘦猴子一样的人,光凭这个,就以为能威胁到盛朝了吗?

何其愚蠢!

正常人不会无缘无故做出愚蠢之举,一定有什么诱因——总不能说,那边从上至下都是蠢货。若真是这样,太傅倒要好奇他们是怎么保持没有被其他人吞并的。

“若真有推手让他们放松了警惕,贸贸然对我们发起进攻……太傅会以为是谁呢?”明慕翻了翻地图。

太傅一笑,道:“陛下是不是心中已有人选?”

两人同时开口:“安南!”

“安南。”

见结果应该是自己猜想的那个,明慕微不可察地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放松什么:“南诏那边有长姐管着,不会对盛朝贸然发起进攻。”

“陛下倒是很信任长公主。”太傅陈述事实。

明慕点头:“我和长姐通信过。”

虽然每次都是他主动发出的。

长姐倒是没有表露过明显的排斥,每次都会回信。或许这是人家的礼貌,但每次明慕都找到话题继续聊下去。

臣子们对曾经的长公主讳莫如深,像是早就忘记了这位与南诏联姻的公主,只有明慕在坚持。

“长姐信中,说她已经掌控了南诏地区,他们内部不会出现问题的。”明慕对长公主格外放心。

他对幼时的记忆没什么印象,唯独记得,长公主是很得宫人信服的,手腕过人,行事作风也颇有君子之风,光明堂皇,不屑于阴谋诡计。

若她看不惯盛朝,想要给盛朝一点教训,就算是挑拨,也不会用这么浅显的方式。

“长公主的确是如此。”

“安南……自从老国主去世,新国主上位后,就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度来。他们毫不遮掩自己的野心,行事作风也足够愚蠢。”太傅毫不客气地点评,“他们不甘心做盛朝的臣子。”

朝贡拖延、态度轻慢,生怕别人看不出来他们对盛朝有不臣之心,却偏偏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要不是因为今年暂时腾不出手,早就将他们收拾了一顿。

眼下……或许是送上来的好机会。

太傅正深思着,想着如何提议,却听见陛下问出一个截然无关的问题:“为什么,太傅、内阁他们,会选择我呢?”

“自然是——”

太傅自然地想将先年间的梦境脱口而出。她在做了梦之后,才意识到不仅是他,很多人的态度也不大对劲,后续试探了一番,大致确定了范围。

但在出口之前,猛然意识到对面不是同僚,而是陛下。

“——是陛下天资聪颖。”

太傅转了个弯,强行解释。

她反应速度已经很快了,但这个转折的生硬之处,还是让明慕察觉到了。

“是吗?”明慕眨了眨眼,若有所思。

他问过很多次,也问过很多人,给的理由大多是这一类,说他年龄小、心怀仁慈、天资聪颖、想法特别……

但是这些理由,都是他登基之后才表现出来的特点,还是没有说到最本质的问题——

在他还没有表现出这些特质的时候,为什么这些人会坚定不移地选择他?

长姐、周王、先帝遗腹子……他们甚至没有被作为选项,而是直接选择了他,没有任何犹豫。

明慕甚至在想,这些人会不会有什么奇遇,比如重生一类。

但是这么多人对他登基毫无异议,难道是大面积的重生……

有点夸张了吧。

这的确是一个普通的古代社会吧……没有玄幻色彩吧?没有神佛在天上看着吧?怎么会出现这么离谱的事?

再有一点,这些人能这么熟练地和他工作,理解他的想法,说不定,在重生之前,他的路线还是如现在一般——

那就更奇怪了,重生往往是为了弥补遗憾的,这些年来,他们的表现也说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在重生之前,他们应该集体失败了。

换个说法,在自己在位的前提下,在践行了各种缓解和开创性政策的前提下,盛朝的败局扭转失败了。

这不就排除了一个错误答案吗!重生回来,应该选择别人啊!

哪有人一个坑跳两次的?

所以,这个念头只停留了很短的一段时间,紧接着就被抛弃。

明慕和正确答案完美失之交臂。

而刚刚,他差一点就要从太傅口中挖出正确答案了。

真是可惜……

太傅的眸光温润,宛如看在看自己的子侄,并不在意对方的问题:“臣记着,陛下早年间会经常问……长久不见,臣反而有些怀念。”

明慕:“啊……这……”

有一种小孩子追问自己是怎么出来的感觉……

是错觉吧,是吧?

但是这么一说,明慕有点不好意思再追问下去——起码在太傅面前是这样。

感觉很幼稚,很不符合他现在的年龄。

之前问好歹能占个未及冠的名头,未及冠就是未成年嘛……现在已经成年了,就不好再问这种略带点幼稚的问题。

明慕只能遗憾放弃,今日的政事讨论就此结束,心里在盘算着,下次最好换一种方式。

今天有点过于刻意了。

太傅表面毫无异常地出宫,出宫后,也是态度自然地参加了同僚的庆祝宴会,庆祝他家的子侄在本次的殿试中成为进士。

而在夜晚,她抓紧写信,信的内容平平无奇,只有特定的人才能看到信中传递的意思——

陛下又开始疑心了,怎么办?!

对朝堂之事游刃有余的太傅,偏偏在这件事上犯了难。

轻不是重不是,假若回答不好,说不定陛下就要情绪低落。

因着先年间,陛下总是生病,身体也一直没有养好的缘故,这些臣子们简直处处上心,不愿意让陛下有太激烈的情绪起伏。

假若让陛下知道他们做梦这回事,会不会因情绪起伏而伤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