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国富论震朝堂,朝堂彻悟富民策(2 / 2)
一个饥寒交迫的农民,没有余力购买铁器来改进生产;一个贫穷的国家,更无法支撑长久的强盛。”
…
这一刻,天幕的光芒逐渐暗淡下去。
现实中。
李斯站在百官之中,低声喃喃自语:
“原来如此……法家之术,在于集中力量,在于分配存量;而此《国富论》之道,在于……激发民力,创造增量。
霸业之基,在于前者;王业之基,在于后者。
昭武帝,竟是走到了这一步……”
此道在李斯眼中,可谓是堂皇正道。
“《国富论》?何等哗众取宠之名!”
儒生博士淳于越却率先发难,他满脸不屑高呼道,“国之富,在于府库充盈,在于甲兵坚利,此乃管子、商君之正道。”
“岂不闻《尚书》有云‘厚生惟和’?此等怪力乱神之论,焉能与圣人之言并列?”
天幕言及的‘看不见的手’这些东西,淳于越是绝对不会认可的。
以王翦为首的武将们也眉头紧锁,他们能理解兵甲粮草的重要,但对于这“看不见的手”之类的理论,实在是云里雾里,不明其意。
高居御座的嬴政,此刻却没有制止殿上的争论。
他的目光穿过众人,径直投向了阶下的赢辰,眼神中带着探寻与期许。
“老六,天幕之言,颇为新奇,你为朕解惑一二。”
面对着嬴政的问题,老六赢辰也颇为头疼。
因为自己对于这方面,实际上也是一知半解。
不过,他思考了下,就有了主意。
“见解不敢当,但儿臣有些浅见,可以叙述一二。”
“尚可。”
嬴政不强求。
他只是好奇,赢辰会如何解释天幕提及的东西。
赢辰定了定神,上前一步,直接抛出了一个直白的问题。
“敢问诸位大人,若我大秦府库堆满金铜,然市井无米可买,百姓饥肠辘辘,此乃富耶?穷耶?”
一言既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
回答有误的话,一旦触碰到始皇帝的禁忌就不妙了啊。
“所以,这就是‘“一国之富,不在君王府库之积,而在天下万民之富’这套理论的关键。”
赢辰这会才接着说道,“按照儿臣理解,天幕之意,乃是一国每年所消耗的一切物品,皆源于该国劳动的总产出。”
“那么,‘劳动’是什么含义呢?无非是譬如制作这身朝服。”
“若一人从养蚕、缫丝、织布到缝衣,事事亲为,一年能得几件衣衫?”
“然若分工协作,善养蚕者专司养蚕,巧织造者专司织造,其效率何止倍增?此谓‘分工’,乃是劳动生产力改进的根源!”
在赢辰深入浅出的话语下,嬴政一行也算彻底理解了《国富论》根本概念。
就连嬴政眼中的光芒愈发明亮,就连原本紧锁眉头的王翦等人,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