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科学家访谈(2 / 2)
“此刻,他正坐在我们的演播室内。褪去所有的荣誉和头衔,他依然保持着科学家特有的质朴与谦和。这就是陆时羡,一个永远对这世界保持着热爱与好奇,始终在探索生命奥秘的求道者。”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我们将听到他科研路上的欢笑与泪水,分享他突破时的喜悦与思考,更将见证他对未来的憧憬与担当。
这不仅仅是一次访谈,更是一次与伟大心灵的对话。
《面对面》特别节目——陆时羡:探索生命奥秘的求道者,现在开始...”
央视演播室内,柔和的灯光洒落。
旁白结束后,《面对面》的经典背景音乐缓缓流淌。
主持人董晴与陆时羡相对而坐,这是他在当选院士后首次接受深度专访。
“陆院士,祝贺您。”董晴微笑着开场:“很多观众都记得,您是从燕京大学一步步走向世界的。回首这段历程,您觉得是什么支撑您走到今天?”
陆时谦和地笑了笑,眼神中带着回忆:“如果要说初心,可能就是对生命奥秘最纯粹的好奇。”
“在燕大读书时,我常常一个人在实验室待到深夜,就为了观察一个细胞在炎症条件下分裂的全过程。那时我就想,这看似简单的过程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精妙的调控机制?”
他顿了顿:“这种好奇心一直驱动着我。即便后来在耶鲁、在实验室,直到现在建立繁缕研究院,本质上都是在用不同的工具、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年轻时提出的那个问题。”
董晴适时切入更深层的话题:“科研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在您的记忆中,最困难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演播室安静下来。
陆时羡沉思片刻,语气平和却沉重:“最难的不是实验失败,也不是论文被拒,而是亲眼看着团队辛苦积累的研究思路和数据被不公正地窃取、抢占先机的那一刻。”
他首次在公开场合谈及此事:“那段时间,我们不仅面临核心成员被挖角的困境,更要眼睁睁看着别人用我们的创意在国际上发声。那种无力感和愤怒,是难以言表的。”
“那您是如何走出这个困境的?”董晴轻声追问。
陆时羡的目光变得坚定:“我们选择用更卓越的工作来回应。”
“在国家的支持下,我们加速建成了生物超算,在更高的维度上重新定义了整个领域。”
“事实证明,真正的创新是偷不走的,因为它不仅存在于数据中,更存在于团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里。“
他补充道:“这段经历也让我深刻意识到,健全的科研诚信体系和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何其重要。”
谈到最新的成果,陆时羡流露出一丝微笑:“智能调度网络的发现,确实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期。”
“当我们第一次在上看到SFR-蛋白如同精密的智能路由器般工作时,整个团队都震撼了。”
他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这就像我们原本以为发现了一个不错的零件,结果却发现它是整个智能工厂的控制中心。”
“这个突破不仅解答了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细胞思考方式的新钥匙。”
“您对未来的研究有什么期待呢?”董晴继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