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第696章 掌握评价标准

第696章 掌握评价标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点开第一页规划图:“我认为,这个论坛不能只是开几天会就结束。”

“我建议在太湖畔规划国际生物学术社区,建设学者公寓、联合实验室和孵化器,让参会者愿意来、留得下、能产出。”

李振华书记仔细审视着规划图:“时羡同志,这个设想很大胆啊!”

“不过我想知道,比起波士顿、海德堡这些传统学术中心,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让我心里有个底。”

“好的,书记。”陆时羡切换页面,语言极其简洁,展示出三个核心优势:

“第一,‘方舟’超算的虹吸效应。全球仅此一台的生物专用超算,就是最大的磁石。

第二,完整的创新生态。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我们已经形成闭环。

第三,华国的市场潜力。这里是未来十年生物医药最大的应用市场。”

周明宇市长提出实际问题:“陆院士,土地和前期投入不是问题,我们尽最大程度支持,但如何确保后续可持续运营?”

陆时羡显然早已深思熟虑:“我建议采用‘基金会+市场化’模式。由市政府、繁缕研究院联合发起基金会负责学术板块,同时引入社会资本运营配套商业设施。论坛期间办会,平时则成为生物科技企业的研发中心和会议中心。”

他特别强调一个创新点:“我们甚至还可以设立‘南江指数’,每年在论坛上发布全球生物科技创新力排行榜。”

“只有掌握评价标准,才能真正掌握话语权。”

李书记若有所思:“这个想法很有战略眼光。不过,时羡同志,你要想清楚,一旦启动,你就是这个论坛的灵魂人物。”

陆时羡郑重回应:“这正是我今天想说的第二点。”

“我建议设立‘南江青年科学家奖’,每年在论坛上颁发给全球最有潜力的年轻学者。”

“人才的争夺,才是未来的核心竞争。”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沉默,随后周市长打破沉寂:“时羡同志,你这不是在规划一个会议,而是在构建一个现实的生态系统啊。”

没错。陆时羡站起身,走到窗前指着远处的太湖:“我看重的是未来十年、二十年。当全球顶尖的生物学家都把来南江交流当作习惯,当最重要的科学突破选择在南江首发。”

“那时候的南江,就真正成为了生命科学的圣地。”

李书记与其他领导交换眼神后,露出赞许的笑容:看来,我们都要更新观念了。”

“这不是支持一个项目,而是共同开创南江市的高新技术发展的时代。”

......

太湖之滨,一场规模空前的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数十台塔吊在湖畔勾勒出崭新的天际线,这里是南江国际生物学术社区的施工现场,也是陆时羡构想的“生命科学圣地”从蓝图走向现实的第一步。

项目的总设计师是陆时羡亲自从清华大学建筑系请来的张毅教授。

“我们要打造的不仅是一个建筑群,更是一个激发创新灵感的生态系统。”张教授在项目启动会上展示设计图时这样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