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我,野原广志,霓虹影视之星! > 第255章 座谈会开始!重量级的介绍!关于未

第255章 座谈会开始!重量级的介绍!关于未(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看向野原广志,语气里带着赞赏:“野原君,你能不能多分享一些创作经验?比如在拍《舌尖》时,怎么平衡‘专业性’和‘观赏性’?怎么让普通观众看懂手艺人的技艺,又不觉得枯燥?”

野原广志放下手中的笔,语气沉稳地回答:“山田前辈,我觉得关键在于‘找到观众的共鸣点’。比如拍佐藤桑做面包,我们不会只拍他揉面的步骤,而是会拍他凌晨三点起床准备食材,拍他给老顾客留喜欢的口味,这些‘生活化的细节’能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另外,我们会用‘故事化’的方式呈现专业内容——比如讲酵母的作用时,会穿插佐藤桑父亲传下来酵母的故事,让观众在听故事的同时,自然地了解专业知识。”

他顿了顿,继续补充:“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尊重观众的智商’。我们不会刻意煽情,也不会把观点强加给观众,而是通过镜头让观众自己感受。比如《舌尖》里,我们拍渔民遇到风浪时,没有配‘他们很辛苦’的旁白,而是拍他们互相帮忙收网,拍他们回到港口后笑着和家人分享渔获——观众看到这些画面,自然会理解渔民的坚韧和乐观。”

宫泽雄一认真听完野原广志的分享,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野原君说得太对了!‘尊重观众’是创作的核心。现在很多作品之所以不受欢迎,就是因为创作者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忘了观众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舌尖》的成功,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课——好的作品,不是居高临下地说教,而是平等地分享故事、传递情感。”

他拿起桌上的《舌尖》收视率报告,对着众人说道:“大家看,《舌尖》在海外的点播量已经突破了500万次,其中东南亚和北美观众占比最高。很多外国观众在评论里说,通过《舌尖》了解了霓虹的文化,想去霓虹旅游,想尝尝当地的美食。这就是文化出海的意义——不是强行输出,而是用作品吸引别人主动了解我们。”

宫泽雄一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郑重:“接下来,NHK会成立‘文化出海专项小组’,负责统筹全球推广计划。我们会拿出10亿日元的专项经费,支持大家拍摄适合跨文化传播的作品。无论是纪录片、电影还是动画,只要有好的创意,都可以申请经费。另外,我们还会和全球20个国家的电视台建立合作关系,为大家提供海外播放渠道。”

他看向野原广志,语气里带着期许:“野原君,我们希望你能担任专项小组的‘创意顾问’,把《舌尖》的创作经验分享给更多人。同时,我们还想邀请你拍一部‘文化出海’的纪录片,记录霓虹手艺人与全球同行的交流过程,你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吗?”

野原广志微微欠身,语气坚定地回答:“感谢宫泽部长的信任,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我计划先去东南亚和中东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的文化习惯和观众喜好,再结合霓虹的传统手艺,拍一部《跨越山海的味道》。比如在泰国,我们可以拍当地厨师和霓虹和果子师傅合作,创作‘泰式和果子’;在土耳其,我们可以拍当地烤肉师傅和霓虹拉面师傅交流烹饪技巧——通过这些‘文化碰撞’的场景,展现霓虹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他的话让在场的人都眼前一亮,竹内亮立刻说道:“野原君,我想跟你一起去!我可以负责拍摄当地的渔业和农耕文化,和霓虹的相关手艺做对比,让纪录片内容更丰富。”

佐藤纯一也跟着附和:“我也想加入!我可以拍传统工艺的交流过程,比如京都的和服师傅和欧洲的刺绣师傅合作,创作新的服饰作品,这样既能展示霓虹工艺,又能吸引欧洲观众的兴趣。”

宫泽雄一看着众人热情高涨的模样,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好了!大家能有这样的热情,我很开心。文化出海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我们所有人齐心协力。接下来,专项小组会尽快制定详细的计划,大家有任何想法,都可以随时提出来。”

座谈会继续进行,众人围绕“文化出海”和“深度创作”展开了更细致的讨论。

从语言翻译的细节,到当地合作伙伴的筛选,从作品的推广节奏,到后续的反馈收集,每一个环节都讨论得十分深入。

野原广志认真地记录着大家的想法,时不时提出自己的建议,他的思路清晰、考虑周全,让在场的前辈们都忍不住赞叹“年轻有为”。

夕阳西下时,座谈会终于结束。

众人走出NHK大楼,脸上都带着满满的收获感。

山田耕作拍着野原广志的肩膀,语气里带着感慨:“野原君,以后霓虹文化的未来,就靠你们年轻人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会全力支持你,希望你能拍出更多像《舌尖》这样的好作品,让世界看到霓虹的魅力。”

野原广志笑着点头:“山田前辈,谢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文化出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做,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拍有温度、有深度的作品,总有一天,霓虹文化会在全球绽放光彩。”

他抬头看向天边的晚霞,心里充满了期待。

无论是《跨越山海的味道》的拍摄,还是“文化出海专项小组”的工作,都是新的挑战,但他有信心——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为了“让霓虹文化走向世界”这个目标而努力。

而在不远处的东京市电视台,高桥一夫正看着NHK传来的座谈会报道,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

报道里,野原广志与宫泽雄一并肩而坐,与众多行业前辈热烈讨论的画面,刺痛了他的眼睛。

他想起神木俊介上午的歇斯底里,想起东京市电视台靠娱乐综艺苟延残喘的现状,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危机感——要是再不能拍出有深度、有价值的作品,东京市电视台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高桥一夫拿起电话,拨通了田中三上神的号码,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市长阁下,我们必须改变策略,不能再只靠神木俊介的综艺撑场面了。您看NHK的座谈会,野原广志已经在推动文化出海了,我们要是再跟不上,就真的要被甩在后面了……”

电话那头传来田中三上神阴沉的声音,高桥一夫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他知道,这看似是一场关于霓虹文化创作的“新旧之争”,但实际上,也是上面开始转变思路了。

……

麒麟集团总部大楼的顶层“金阁”内,鎏金吊灯的光芒洒在暗红色的地毯上,映得墙面挂着的浮世绘画作愈发精致。

紫檀木长桌两端,田中三上神与佐藤德川并肩而坐,两人面前的白瓷茶杯里,泡着今年新采的宇治抹茶,茶汤清亮却无人动饮——他们的目光都紧盯着长桌主位上的男人,身体微微前倾,姿态带着明显的恭敬。

主位上的男人穿着一身深黑色定制西装,领口别着一枚不起眼的银质徽章,手指间夹着一支未点燃的雪茄。他约莫五十岁年纪,眼角有细密的皱纹,眼神却像淬了冰的钢刀,扫过两人时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这是来自内阁“经济审议室”的神秘官员,外界只知他以“佐伯”为代号行事,具体姓名与职位从未公开,却能直接影响霓虹经济政策的走向。

“佐伯阁下,这是您要的东京湾填海造地项目报告,”佐藤德川率先打破沉默,他肥厚的手指在文件上滑动,语气里带着讨好,“目前我们已经拿下了三成的海域使用权,只要资金到位,明年就能开工。到时候建成的高端公寓,每平米定价至少能卖到八十万日元,利润绝对丰厚。”

田中三上神也连忙递上一份文件,腰弯得更低:“阁下,这是东京市明年的‘都市更新计划’草案,我已经跟议会打过招呼,重点会向房地产开发倾斜。只要您点头,我们就能把老城区的拆迁项目交给佐藤社长的团队,既能拉动GDP,又能解决住房问题,是双赢的好事。”

佐伯没有接文件,只是缓缓抬起手,示意两人坐下。

他拿起桌上的银质打火机,“咔哒”一声点燃雪茄,烟雾在空气中缓缓散开,模糊了他的表情。

“你们的心思,我清楚,”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常年身居高位的威严,“不过在聊项目之前,我刚才接到的电话,你们应该都知道内容吧?”

田中三上神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立刻堆起笑容,语气轻松:“阁下说的是NHK那个纪录片座谈会吧?嗨,不过是些搞文化的人凑在一起闲聊,讨论什么‘纪录片创作’,跟咱们的经济工作搭不上边,就是件小事情。”

他刻意避开“野原广志”这个名字——自从岛津义弘靠着野原广志设计的“信息茧房”策略拉近支持率后,田中三上神就刻意在所有高层面前淡化这个年轻人的存在,生怕对方察觉到威胁。

“小事情?”佐伯突然冷笑一声,雪茄烟头的火星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田中君,你在东京市议会待了十年,难道还看不出来,这场座谈会根本不是‘文化闲聊’?这是上面博弈的结果——已经有不少顶层人物察觉到,现在的经济不对劲了。”

这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田中三上神与佐藤德川的轻松。

两人脸上的笑容僵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慌乱。

佐藤德川肥厚的手掌攥紧了桌布,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阁、阁下的意思是……上面要对房地产动手了?最近确实有传言,说文部省在推动‘非房地产经济转型’,还提到要学野原广志拍的《舌尖》,扶持传统手艺……”

“扶持传统手艺是真,但对房地产动手,你们想多了。”佐伯打断他的话,语气里带着一丝嘲讽,“现在东京的房地产市场规模有多大?整个关东地区的房产总值,已经能买下半个米国!这样旺盛的经济势头,上面怎么可能放弃?”

他将雪茄按在水晶烟灰缸里,发出“滋滋”的声响,眼神变得锐利:“你们要搞清楚,霓虹现在的经济支柱是什么?是房地产!是建筑业!是围绕着房子衍生的钢铁、水泥、家电产业!要是动了房地产,多少企业会破产?多少人会失业?到时候别说超过米国,能不能稳住现有的经济规模都是问题。”

田中三上神悬着的心瞬间落地,他偷偷抹了把额头的冷汗,语气又变得兴奋:“阁下说得对!我就说嘛,房地产是咱们的根基,怎么能随便动?您看现在东京的房价,每个月都在涨,普通民众虽然抱怨,但心里还是觉得‘买房能保值’,这就是经济繁荣的证明!”

佐藤德川也跟着附和,脸上的肥肉挤成一团:“可不是嘛!上个月我刚在银座拿下一栋写字楼,租金比去年涨了两成,还有很多企业抢着租。只要咱们继续推高房价,不仅能赚钱,还能让民众觉得‘生活在变好’,这才是最稳妥的发展路线。”

佐伯看着两人得意的模样,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漠。

他端起面前的茶杯,浅啜一口抹茶,语气又变得平缓:“你们的想法没错,但也要注意分寸。最近小池隆一那边在搞什么‘传统手艺复兴’,岛津义弘还在提‘管控房地产泡沫’,这些声音虽然掀不起大浪,却会影响民众的信心。”

他放下茶杯,手指轻轻叩击桌面:“田中君,你是东京市市长,要多在公开场合强调‘房地产是经济支柱’,让民众安心;佐藤君,你手里的项目要加快进度,用实际的‘繁荣景象’堵住那些质疑的声音。至于那个叫野原广志的年轻人……”

佐伯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他拍的纪录片确实有点意思,能让民众关注传统手艺,也算是帮我们分流了对房地产的注意力。只要他不插手经济领域,你们就不用管他——一个搞文化的,翻不出什么大浪。”

田中三上神与佐藤德川连忙点头,心里彻底松了口气。两人同时端起茶杯,对着佐伯遥遥一敬:“多谢阁下指点!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意思办,绝不会让您失望!”

“嗯,”佐伯微微颔首,目光重新落回桌上的文件,“现在说说东京湾的项目,资金方面……”

鎏金吊灯的光芒继续在房间里流淌,长桌上的抹茶渐渐冷却,而关于东京房地产的“繁荣”计划,正在这场密谈中悄然推进。

没有人注意到,窗外的东京夜色里,霓虹灯闪烁的高楼间,已经隐隐透出经济泡沫即将破裂的阴影。

佐伯离开后,金阁内的气氛依旧热烈。

佐藤德川一把拉过田中三上神,肥厚的手掌拍在他的肩膀上,语气里满是兴奋:“三上神君,你听到了吧?佐伯阁下都说了,房地产是经济支柱,上面根本不会放弃!咱们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田中三上神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他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抹茶的苦涩也压不住心里的喜悦:“我就知道,那些‘管控泡沫’的说法都是小池隆一搞的噱头!现在有佐伯阁下撑腰,咱们就能放开手脚干了。你那个东京湾项目,我会让市议会尽快通过审批,拆迁补偿方面……”

“补偿?”佐藤德川冷笑一声,眼神里闪过一丝贪婪,“那些老城区的居民,给他们一笔钱就不错了!咱们只要把‘拆迁后能住上新公寓’的饼画好,他们自然会乖乖搬走。到时候建成的高端公寓,随便一套就能卖上亿日元,还在乎那点补偿款?”

田中三上神点点头,又想起之前高桥一夫的汇报,眉头微微皱起:“不过有件事得注意,NHK那个座谈会虽然没什么威胁,但野原广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拍的《舌尖》不仅民众喜欢,连宫泽雄一都公开表扬他,要是他以后帮岛津义弘宣传‘管控房地产’,麻烦就大了。”

“怕什么?”佐藤德川满不在乎地摆手,“他就是个搞创作的,能懂什么经济?再说了,咱们手里有电视台——东京市电视台虽然现在靠神木俊介撑场面,但只要咱们愿意砸钱,就能拍出比《舌尖》更火的节目,把他的风头压下去。”

他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阴狠:“实在不行,咱们还能找些媒体,曝光他的‘黑料’。比如他那个‘未来漫画社’,说不定就有偷税漏税的问题;还有他跟小山美伢的关系,稍微炒作一下,就能让他名声扫地。一个年轻人,还能斗得过咱们?”

田中三上神却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谨慎:“别冲动。野原广志现在跟东京台绑在一起,坂田信彦和明日海都护着他,而且小池隆一也很欣赏他。咱们要是动他,说不定会引火烧身。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房地产项目做好,等选举结束,岛津义弘彻底没戏了,再收拾他也不迟。”

佐藤德川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便不再纠结野原广志的事。

他拿起桌上的项目报告,手指在“利润预估”一栏上滑动,脸上露出痴迷的表情:“等东京湾的项目完工,我就能成为霓虹最大的房地产商,到时候连佐伯阁下都得给我几分面子。三上神君,你要是能连任市长,咱们以后就是东京的‘黄金搭档’,什么小池隆一、岛津义弘,都得靠边站!”

田中三上神的眼神也变得炽热,他看着窗外灯火辉煌的东京夜景,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连任市长后,在房地产商的簇拥下,宣布“东京成为全球经济中心”的场景。

两人相视一笑,举起茶杯再次碰在一起,茶水溅出杯沿也浑然不觉——他们沉浸在即将到来的“繁荣”里,完全没意识到,脚下的经济泡沫正在悄然膨胀,只需轻轻一戳,就会彻底破裂。

而此刻的东京电视台内,野原广志刚结束与宫泽雄一的后续沟通,正拿着《跨越山海的味道》拍摄计划,与明日海、高田俊英讨论细节。

办公室的窗户正好对着麒麟集团的方向,他无意间瞥见那栋亮着灯的顶层建筑,眉头微微皱起——他不知道那里刚刚发生了一场决定东京经济走向的密谈,却能隐约感觉到,一场关于经济与文化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广志君,怎么了?”明日海注意到他的目光,顺着看过去,“是在看麒麟集团吗?佐藤德川最近在东京湾搞了个大项目,听说开始就投资了上万亿日元,野心不小啊。”

野原广志收回目光,轻轻摇头:“没什么,只是觉得最近的房地产市场太狂热了。”

他翻开计划手册,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他都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用真实的故事传递文化,用有温度的作品连接人心,这或许才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最好方式。

况且他野原广志得布局,也已经布局的差不多了!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