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晕头转向(2 / 2)
显郡王一噎,说不出话。一直没有说话的黄子钰眼睛一闪。
这时听到消息的老夫人、郡王妃、大蒋氏和小蒋氏赶过来,老夫人一脸幸灾乐祸的笑,“我听说皇上给子轩赐婚了?是哪家姑娘?我怎么没听说过?”
郡王妃担忧地看向黄子轩,黄子轩扶着郡王妃安抚一笑,轻声道,“母亲不用担心,她是个好姑娘。”
郡王妃虽然有许多疑惑,看着儿子闪亮的眼睛,沉默下来。显郡王看着乐得合不拢嘴的母亲和沉默不语的大儿子,沉沉地叹了一口气,背着手去了书房。黄子轩看着脸上闪过嘲讽。
刘嘉佳看着慌乱跑进来的严嬷嬷,刚要问何事惊慌,就被严嬷嬷拉起来按到梳妆台前,严嬷嬷语无伦次,手脚却乱,有条不紊地给刘嘉佳更衣梳妆,“房嬷嬷亲自跑来说皇上有给小姐的圣旨,让我仔细给小姐打扮,千万不能失了礼数。这可是掉脑袋的大事。”
刘嘉佳甚是迷糊,“圣旨?给我的?什么圣旨?”
严嬷嬷也迷惑,“嬷嬷也不知道,咱们快一点,到了就知道了。”
等刘嘉佳赶到前院,看到一位面相偏阴柔的皇宫内侍,内侍看到刘嘉佳,拿起圣旨宣读,刘嘉佳听到皇上下旨将她许给黄子轩,脑袋一片空白,呃,这是从何说起的?她从来没见过皇上,皇上怎么回想起给她赐婚,皇上?刘嘉佳一个激灵,反应过来,抬头看到内侍探究的眼神,赶紧领旨谢恩。
刘嘉佳起身后将圣旨交给严嬷嬷,而后屈膝向内侍行礼,走进一步将一个荷包隐秘地递给内侍,对方接过后,轻声道,“公公请恕我多此一问,实在是太过…突然,请问,缘何我有这样的福气得皇上的赐婚?”
内侍撩开荷包一看,是一个玉质上乘的平安扣,嘴角轻勾,也轻声说,“刘小姐是有大福的人,轩公子刚凯旋,头一件事就是和皇上求了赐婚圣旨。在下给刘小姐贺喜了。”
刘嘉佳屈膝还礼,“多谢公公。”
刘嘉佳当天的理智只保持到送走宣旨的仪仗,她晕晕乎乎地将圣旨送回堂屋供奉起来,然后迷迷糊糊地被单嬷嬷请到正院,刘嘉佳只在过年的时候见过这么全的陈府人,对陈老夫人和大夫人的疑问,她没办法回答,主要是她自己也很迷惑,她只和黄子轩见了三、四面,每次都很短暂,何况那时她才十二岁,哪会知道他会请旨。陈相看她确实不明内幕,叫上陈尚书和他一起去前院书房,陈老夫人看实在问不出什么,只能放刘嘉佳回去。
等第二天刘嘉佳看到圣旨,终于从惺忪中醒过来,叫来明光问昨天府里人的反应,听到明光说陈尚书和陈相后半夜才回后院,心里咚地一跳。皇上这两年的身体越发不好,一个月有一半时间是休朝,太子的态度越发放肆,战时京城氛围紧张,就连百姓家都谨言慎行,时刻肃穆的关注战况,太子府却大肆宴请,让朝臣和百姓非常不满,奇怪的是皇上竟然没有申斥,这样的情况之下,群臣默契地将太子束之高阁、不予理会,更加关注皇太孙。太子的长子是庶出,亲生母亲家世平常,但是找了一个好岳家,徐相等新贵一派都是他的势力。次子是太子妃嫡出,外家是英国公府,这次本应该英国公带兵出征,只是英国年过古稀,而嫡子丁寒城没有继承英国公的强壮体魄,不适合远征。英国公虽然日渐没落,但是有一大批开国勋贵支持,比如曹将军府、忠勇侯府和陈相府和以前的建安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