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抵达(1 / 1)
就在各家忙碌着要过年的时候,宫中突然传出皇上吐血昏迷的消息,京城陷入恐慌,各家紧闭府门,除了照常当差的老爷公子们,夫人、少奶奶和小姐们轻易不出府。
黄子轩收到消息的时候,怔怔地发愣半晌,随后叫来幕僚交谈半晌,第二天迅速将布政使司的公务交代给右布政使,快马向都司行去,下令卫所进入戒备状态,他坐镇都司,命令都指挥同知带人下去巡查,适逢皇位更迭,边疆最易动**,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等他回到家的时候,裕亲王府的急信刚送到他的案头,裕亲王一如既往的简明扼要,只有一句话,“皇上病危,不管谁的命令都不能率军离城。”
等着黄子轩的刘嘉佳悬着心,皇上突然病危,京城动**,也不知道会波及哪些人家,她的亲朋好友都在京城。
黄子轩看到焦躁的刘嘉佳,上前抱住她,轻拍后背安抚,“不要着急,京城各家都是跟着皇上历经风雨走到今天的人,对皇上和宫里多少有些了解,也都有自己的一套自保能力,不会出事。再加上皇上那样睿智的人,恐怕连自己的死都会做好安排。”
刘嘉佳猛然抬头看向黄子轩,“你的意思是皇上又要做局?”
黄子轩点点头,“这是我的猜测,上次太子被圈禁,皇上虽然解决了卫国公府这个大蛀虫,但是太子毕竟是他的亲儿子,他下不去手,留下的局面其实很尴尬,不论是黄文瑜还是黄文航坐上这个位置都很尴尬,毕竟太子健在,还值壮年,不让位就会被指责不孝,让位的话他们身后的人也不会答应。”
刘嘉佳还是困惑,“皇上难道这次能狠下心肠,将太子……”
黄子轩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就连皇上恐怕不到最后一刻也决断不了,咱们远离京城,插不上手,先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刘嘉佳慢慢释怀,“是呀,咱们算是幸运,在这种慌乱的时候在这里安稳度日。”
黄子轩没有说话,他不想让刘嘉佳担心,没有将裕亲王信上的内容告诉她,恐怕京城已经乱了,有人想要借机让他参与其中,将水搅浑。
这天在刘嘉佳的期盼中,俞老先生和俞老夫人终于到了归绥城,刘嘉佳抱着小胖子,在二门迎接,小胖子看到马车,非常兴奋,瞪大眼睛新奇地看着。俞老先生和俞老夫人下车后,就被哦哦哦叫着的小胖子吸引,胖乎乎圆滚滚的胖小子,着急地想要去摸马,被刘嘉佳阻止,也不生气,讨好地对刘嘉佳一笑,刘嘉佳顾不上理他,看着头发白的两位先生,红了眼眶,俞老夫人安抚一笑,俞老先生则和小胖子说上话,和小胖子商量,“师祖抱你去看大马,好不好?”
小胖子听懂了,毫不客气地伸出两只短粗的胳膊,师主抱……
俞老先生一顿后当没听见,高兴地抱起小胖子,去摸大马的头,摸到后小胖子害怕地躲进俞老先生的怀里,而后又新奇地去摸了一下,看着大马没有反应,高兴地冲着俞老先生咯咯咯笑起来。俞老先生被他逗笑,俞老夫人看得眼睛湿润,“自从宝儿走了,老头子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怀。”
刘嘉佳知道宝儿是他们的儿子,不好多提,只是扬声召唤两人进屋歇息。有了新玩伴的两人听话地往后院走,路上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些什么,一直笑声不断。俞老夫人则看着院里的风景,刘嘉佳将北方的大气和南方的精美结合,亭台楼阁恢宏大气,小桥流水点缀其中,呈现的结果是房屋宽敞、道路宽敞,细节处却处处彰显南方细腻的工艺。俞老夫人满意地点点头,大致扫过一圈偷偷瞄了一眼后面的祖孙二人,她也很喜爱小胖子,不够天生性子冷,不好意思主动亲热。
刘嘉佳在俞老夫人第三次侧头看向后面,了然于心,放缓脚步,等祖孙二人走到跟前,给俞老先生使了一个眼神,俞老先生对自己的夫人再了解不过,突然哎哟一声,“人老了不服输不行,这才多大会儿就抱不动了,老婆子,快接过去,我抱不稳将他扔出去可咋办?”
俞老夫人赶紧接过小胖子,感受到怀里的柔软和手上的重量,心里五味杂陈,她的宝儿也是这样的身子骨,从小圆滚滚的,长到十一二看是苗条才消瘦下来。小胖子也不认生,将头倚在俞老夫人的颈窝,看到后面和他做鬼脸的俞老先生,哈哈哈笑起来。
回到正院,俞老夫人抱着小胖子坐在俞老先生的对面,接过明星手里的勺子,一点点喂小胖子,小胖子吃过一勺后,眯起眼睛笑着对俞老夫人道,“师主母次……”俞老夫人心里温暖,抱着小胖子不愿意撒手。
刘嘉佳和俞老先生说着京城的消息,俞老先生紧皱眉头脸色沉重,沉声道,“来的路上我还在纳闷,陈二这次这样轻易地答应我和老婆子到归绥城,按照陈二的性子,崇尚古礼,最起码得相让几次才能答应。现在看来也许陈二早就知道京城要乱,正好趁机将我们送到你这。”
刘嘉佳本就不放心,现在更加悬心,“这么说京城当真要有动乱?”
俞老先生沉吟着道,“说不太准,我出发前京城风平浪静,奈何这样的平静才更可怕。皇上发作太子之前,徐相一派和英国公一派斗争得厉害,甚至牵扯出宁郡王府,还是皇上强制勒令,才保存皇室的脸面。”
刘嘉佳一惊,“宁郡王府怎么搅进去了?”
俞老先生摇头叹气,“我知道的不多,只听说事关五军兵马司的军备,兵部尚书是宁郡王妃的亲弟弟,宁郡王就算没参与,也给兵部尚书带来不少便利。”
刘嘉佳一想也知道,慢慢道,“宁郡王府是皇家子孙最多的一家,可是有出息的不多,世子领着四品闲职,多年没有升官。世子的长子据说到现在还在家寻花问柳。再加上皇上对宁郡王府的态度一直不咸不淡,还没有显郡王府的态度明显,虽然显郡王府多次受皇上责备,可是爱之深责之切,皇上能斥责也是对显郡王府寄予厚望,宁郡王府得到的是皇上的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