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群体癔症(1 / 2)
群体癔症,在学术上又被称为【集体歇斯底里】、【大规模心因性疾病】或【集体心因性疾病】,指的是一种在社会群体中迅速传播的生理或心理症状现象。
它的核心症状是:一群人同时出现相似的身体或精神症状,但这些症状找不到任何器质性、生理性的病因。
简单来,【群体癔症】就是“心理上的传染病”。它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心理和社会因素,而不是病毒、毒素或细菌。
在历史上,著名的【群体癔症】历史案例有很多。
14-15世纪的欧洲,在社会压力极大的时期,常有成群结队的人在街上不停地跳舞、抽搐、尖叫,有时持续数天甚至数周,直至精疲力竭、受伤或死亡。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解释为对极端社会苦难的一种集体性心因性释放,亦或者与圣维图斯诅咒的信仰相关。
1692年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一群年轻女孩开始集体出现抽搐、尖叫、感觉被针刺等怪异却相同的症状。她们指控当地一些妇女是女巫并对她们施法,导致恐慌蔓延,最终造成20人被处死。
1962年的坦桑尼亚,维多利亚湖畔一所寄宿学校的学生中有三名学生突然持续大笑,这种现象迅速传染给同校、乃至该地区其他学校的学生,导致近60%的学生患病。症状包括无法停止的笑声、抽泣、皮疹、昏厥等,最终感染致数千人迫使14所学校关闭。
脑海中回忆起这些知识,南祝仁不由得再次揉搓起自己的太阳穴。
“王丽莉描述的感觉……太像了。”
“一堆老人聚集在一起进行祷告和祭祀,进而把某种心理状态扩散到其他人的身上……”
“甚至于王丽莉自己的身上都隐隐开始出现那种所谓的‘龙鳞’的感觉了。”
别看王丽莉现在虽然被南祝仁拉了回来,但如果她继续在当下的工作环境中,那种摇摆不定的认知很快就会沉沦下去,并且引发严重的后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王丽莉的思想指导员在她的档案中写下负面的评价,计划将其调离岗位,也能够看作是一种保护措施。
想到这里,南祝仁的眼神开始变得越来越严肃。
“龙王爷”的传和信仰肯定有更加深层次和更加多面化的原因,这里按下不表。南祝仁也不是民俗专家,对于这个问题没法进行全面的分析。
但是这位“龙王爷”如今造成的影响,却有很大的可能会造成【群体癔症】风险了。
当下的环境,实在是不折不扣的【群体癔症】孕育温床。
首先,灾区安置点的群众对未来生活充满了迷茫,财产损失、亲人离散的持续焦虑始终作用在受灾群众的身上,构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源;
其次,安置点的信息充满了混乱,甚至有可能谣言横生,而真实的信息又可能存在滞后性或不完整性,这会让各种道消息甚至迷信的知识迅速填补受灾群众的认知真空;
再者,不管是灾民和救援者都处于身心耗竭状态,这种状态会使个体认知功能下降,理性判断力减弱,更容易接受暗示。
同时,安置点内人员密集,接触频繁,紧密的群体生活会为各种形式情绪的快速传染和症状的模仿都提供物理条件。
除此之外,还有某些不明疾病被理解成“天罚”的现象,某些“神人”或者“预言家”的出现,都有可能造成或者加剧【群体癔症】。
“最重要的是,这种情况不仅仅会在受灾群众之间扩散,还有可能会感染到救援人员、进而在救援人员之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