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佛学局限!律法是善恶底线!(1 / 2)
陈策没有驳斥,他点了点头,“大师所言,僧奴无别,冤冤相报何时了,此理甚妙。”
他仿佛认同了贡布的逻辑起点,目光投向车辇外荒凉高原上偶尔掠过的飞鸟,话题忽的一转,“大师且看这方天地。”
“鹰击长空,攫鸟雀为食。”
“雀鸟又啄食草间之虫。”
“虫豸啃噬草木之叶。”
“依大师之论,在这鹰、鸟、虫、叶之间,孰为僧?孰为奴?可存在轮回之道?”
贡布顺着陈策的目光望去,看到一只苍鹰掠过天际。
他略微思索,枯寂的眼神中似乎有光芒闪动,双手合十的答道,“鹰、鸟、虫、叶,乃至山川草木,皆是因缘和合而生,并无本质高下贵贱之分。”
“鹰食鸟,是其生存之道,亦是鸟之业果;鸟食虫,虫食叶,莫不如是。”
“在佛眼中,它们皆是轮回中挣扎求存的生灵,皆有解脱的可能。”
“僧与奴,亦无不同,不过是被不同的‘缘’与‘业’所束缚,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罢了。”
这套理论由自然推及人间,倒显得逻辑自洽,颇为有理。
陈策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笑意,问题如利箭般射出,直指贡布佛理中最大的矛盾核心:
“大师果然智慧通达,解得透彻,那么,陈策再问,在这鹰食鸟、鸟食虫、虫食叶的缘业之中,依照大师所言佛理,请问——何者为善?何者为恶?”
问题抛出,如石沉深潭。
贡布脸上的平静瞬间凝固了。
他张了张嘴,那句“众生平等,无善无恶”几乎就要脱口而出——可如果鹰食鸟无恶,那么僧奴役奴亦无恶?
可若说鹰食鸟是恶,那鹰为生存捕食,其恶何在?鸟食虫、虫食叶,其恶又何在?
若强行说僧奴役奴是恶,鹰食鸟是自然,那么这“善”与“恶”的判断标准,究竟由谁而定?是佛?是人心?还是什么?
他想说“弱肉强食乃天道,无关善恶”,但这无异于承认雍仲佛国奴役制度亦是某种天道,与他之前斥责其为恶的立场相悖。
他想说“奴役他人即为恶”,但是鹰食鸟、鸟食虫也是剥夺他者生命,为何不是恶?
他陷入了自己理论的悖论漩涡之中,无法自圆其说。
贡布枯槁的身体微微颤抖,额角竟渗出细密的汗珠,他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里,第一次清晰地映照出巨大的困惑和茫然。
风,吹过荒原,卷起几片草屑,拂过贡布破旧的僧袍。
他长久地沉默着,嘴唇翕动,却终究未能吐出一个字来。
那沉默,比任何激烈的辩驳都更有力量,宣告着这位秉持慈悲救度观的老僧,其思想宫殿的第一道基石,已在陈策犀利的诘问下,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
身后的弟子们望着师父的背影,眼中露出焦急之色,杨英等黎民军则不屑的撇撇嘴。
陈策小锤敲完,准备开始抡大锤砸了,“大师,万物既无分高下贵贱,那么这弱肉强食的自然之道,便无所谓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