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 第461章 你的规矩,不是我的规矩

第461章 你的规矩,不是我的规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王虎和梁文辉的心,一点一点沉了下去。

难道,这次真的没有办法了?

“通知奥康纳。”

陈山终于开口,语气带着一丝疲惫。

“告诉他,我们原则上,同意进行业务重组。”

“什么?!”王虎猛地抬起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山哥!你……”

梁文辉也愣住了,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但具体方案,由我们来出。”陈山补充了一句,便不再说话,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出去。

三天后。

一场震惊了整个美国科技界和金融界的新闻发布会,在纽约召开。

陈山亲自出现在了发布会现场。

面对着数百名记者的长枪短炮,他脸上没有半分被迫的屈辱,反而带着一种从容的微笑。

“为了回应美国社会对和记集团的一些关切,也为了促进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在此宣布,和记集团,将进行一次彻底的战略重组。”

台下的闪光灯瞬间连成一片。

塔沃尔参议员和司法部的人,此刻一定在电视机前,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首先,我们将把高利润的芯片设计、技术标准授权、以及市场渠道业务,从集团中剥离。”

“组建成一家全新的、在美国注册、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公司。”

“我们欢迎,并邀请美国资本,包括我们的合作伙伴英特尔、AMD,共同参股,接受美国法律的全面监管。”

轰——

台下一片哗然。

这个方案,比白宫和华尔街想象中最大胆的预期,还要彻底。

这已经不是让出控股权了,这是直接送出了核心盈利业务!

“疯了!他疯了!”

某个角落里,一名来自德州仪器的观察员,喃喃自语。

一个《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敏锐地抓住了关键,高声提问。

“陈先生!那至关重要的半导体制造业务呢?那些晶圆厂和生产线,将如何处理?”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是肢解方案的核心。

失去了制造能力,那家新的美国公司,不过是一个空有设计图的空壳。

陈山脸上的笑容不变。

“问得好。”

“至于制造业务(Fab),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我们将把它整合进一家在香港注册的新公司——‘和记实业’。”

“为了优化资产配置,并为新成立的美国公司提供更灵活的供应链选择,‘和记实业’将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全面升级和搬迁,以寻求更具成本优势的生产基地。”

这番滴水不漏的商业说辞,让记者们面面相觑。

升级?搬迁?这都是上市公司的常规操作。

他们想追问,却找不到任何破绽。

美国人以为自己赢了,他们得到了一家符合所有法律监管,并且能持续带来利润的美国公司。

至于那家香港公司和它要搬去哪里的生产线,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剥离出去的重资产包袱。

发布会结束后,梁文辉立刻走进了酒店房间里,那间布满了电传机和加密线路的临时指挥室。

“山哥的发布会结束了。‘春燕’计划,即刻启动。”

一道道指令,通过加密电报,飞向香港,飞向美国各地的港口和机场。

几乎在同一时间,数百名早已签好“内部调动协议”的和记核心工程师与技术工人,带着家人登上了飞往香港的包机。

各个工厂里,早已打包完毕的生产线设备,被贴上了“老旧设备淘汰,转运至东南亚处理”的标签,由和记自己的运输公司,运往港口,装上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货轮。

一切都在以“资产重组”和“产业升级”的名义,静悄悄地进行。

一个星期后。

华盛顿,商务部。

副部长汉密尔顿正端着咖啡,和同僚们庆祝这次“反垄断”的伟大胜利。

一名助理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刚从中央情报局送来的紧急密电。

“部长先生!出事了!”

“我们的人确认,过去一周,至少有五艘满载精密仪器的货轮从西海岸出发,目的地……不是香港。”

“船运公司的最终报关单显示,这些货物的终点,是南中国海的一个港口,卸货地是一个叫……深圳的地方。”

汉密尔顿手里的咖啡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他疯了一样冲到办公室,抓起电话,通过白宫总机,用最快的速度接通了陈山下榻的酒店房间。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

“陈!你到底在干什么?!国会绝不会批准你把一条完整的先进生产线搬出美国!”

电话里,汉密尔顿的声音因为愤怒而极度扭曲。

“你这是在掏空美国的制造业根基!”

电话那头,陈山的声音很平静,像是在讨论天气。

“部长先生,别激动。”

“你应该比我更懂。”

“这是市场经济。”

陈山看着窗外,纽约的天际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资本,永远只会流向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地方。”

“这不是我说的。”

“这是你们,教给全世界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