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学院派与实战派的初次交锋(1 / 2)
到后来,这些人,如何,为了共同的利益,抱团取暖,形成了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
再到最后,这个王国,如何,在权力的腐蚀下,一步步地,走向堕,走向失控,最终,变成了一个,吞噬一切的,黑色旋涡。
他讲得很平静,就像一个,超然物外的,历史学家,在讲述一段,与自己无关的,历史。
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刀子,割在,他自己的心上。
也割在,被告席上,那些,“汉大帮”成员的心上。
他们看着那个,曾经被他们,视为精神领袖的老师,如今,却在全国人民面前,把他们,扒得,体无完肤。
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怨毒,不甘,和绝望。
这场特殊的“公开课”,持续了,整整三个时。
高育-良,把他和“汉大帮”的,所有秘密,都暴露在了,阳光之下。
当他讲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他整个人,仿佛,老了二十岁。
“谢谢你,高育良同志。”公诉人看着他,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今天,上的这堂课,比你,在汉东大学,教一辈子书,都更有意义。”
“它会让很多人,警醒。”
“也会让很多人,害怕。”
完,公诉人,转向了被告席。
“各位,你们的老师,已经,给你们,做出了‘榜样’。”
“现在,轮到你们了。”
“是主动交代,争取宽大处理。”
“还是,像你们的老师一样,等着我们,把你们的皮,一层一层地,扒下来?”
被告席上,一片,死寂。
随即,一个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的官员,第一个,站了起来。
“我交代!我全都交代!”
“高育良,他不是人!他就是个伪君子!是他,逼我们这么干的!”
有一个人带头,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一时间,整个审判庭,变成了一场,狗咬狗的,闹剧。
曾经,称兄道弟,亲密无间的,“汉大帮”成员们,为了自保,开始,互相撕咬,互相揭发。
那些,被他们隐藏了多年的,肮脏交易和丑恶嘴脸,被一个个地,抖了出来。
旁听席上的记者们,奋笔疾书,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下了,这,共和国历史上,都极为罕见的一幕。
一个,曾经辉煌一时的政治山头,就这样,以一种,最不堪,最丑陋的方式,轰然倒塌。
汉东省的“打黑风暴”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方式收尾,留给全国人民的,是长久的震撼和议论。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人物,二十集团军军长,赵援朝,却仿佛一个事了拂衣去的侠客,在汉东官场那场惊天动地的“大审判”幕之后,便悄无声息地回到了自己的部队。
二十集团军的军营里,气氛和以往有些不同。
训练场上,战士们的口号声似乎比以前更响亮了,吼声里透着一股子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营区里,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士兵,走起路来腰杆都挺得笔直。
他们看自家军长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
以前是敬畏,是服从。现在,那里面多了些别的东西,是狂热,是崇拜。
就好像,只要跟着这位年轻的将军,就没有打不赢的仗,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军部指挥室里,赵蒙生看着风尘仆仆归来的赵援朝,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但眼神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你子,这次可真是把天给捅了个窟窿。”赵蒙生亲自给他倒了杯热茶,递了过去。
赵援朝接过茶杯,一口喝干,长长地舒了口气:“指导员,我这不是回来了吗?捅的窟窿,上面会找人补上的。”
“补?”赵蒙生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汉东那个烂摊子,高育良、祁同伟倒了,‘汉大帮’散了,可有得头疼了。你这一刀下去,是痛快了,可后面的缝合手术,才是最麻烦的。”
“不破不立。”赵援朝的回答简单直接,“烂肉不割掉,只会拖垮整个身体。至于缝合,那是医生的事,不是我这个操刀的兵该管的。”
赵蒙生看着他那张年轻却写满坚毅的脸,一时间竟不知道该什么。
他这个兵,想事情的角度,永远都这么直接,这么锋利,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只管向前,从不回头。
“行了,不汉东了。”赵蒙生摆了摆手,“你子现在可是全国的名人,走到哪儿都一堆人盯着。京城那边,对你的评价也是五花八门。你什么的都有。”
“我什么?我是疯子?还是我是屠夫?”赵援朝笑了笑,似乎并不在意。
“你是‘鹰派军长’。”赵蒙生一字一顿地道,“你是我们军队里,最敢打,也最能打的少壮派代表。这顶帽子,可不轻啊。”
赵援朝的眼神闪动了一下。
“鹰派”,这个词在军队里,意味着强硬、主动、不妥协。这既是赞誉,也是一种标签。一旦被贴上,就意味着会被推到风口浪尖,承受更多的审视和压力。
“帽子是别人给的,路是自己走的。”赵援朝淡淡地道,“我只做我认为正确的事。”
“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赵蒙生点了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了他,“看看吧,刚从京城发过来的。”
赵援朝接过文件,打开一看,眉头微微挑起。
《关于邀请赵援朝同志赴国防军师学院授课的函》。
发函单位:国防军师学院。
“国防军师学院?”赵援朝有些意外。
这地方,可不是一般的军事院校。能进去学习的,最低都是上校,是全军各大单位选拔出来的,未来的师级、军级指挥员。这里,被誉为“将军的摇篮”。
请他去授课?他才多大?一个三十出头的军长,去给一群四五十岁的上校、大校讲课?这听起来,多少有点不合常规。
“觉得意外?”赵蒙生看出了他的心思,“我刚接到电话的时候,也觉得奇怪。后来才想明白,这恐怕不是学院自己的意思。”
赵援朝的目光,重新在那份文件上,若有所思。
他知道,赵蒙生得对。
汉东的事情,他虽然做得干净利,但也确实打破了太多规矩。军方强势介入地方反腐,用直播的方式公开审判高级干部……这些做法,在军内和高层,不可能没有争议。
现在,风暴刚刚平息,国防军师学院就发来了这样一份邀请。
这背后传递的信号,就值得玩味了。
这不仅仅是一次授课邀请。
这更像是一次,来自军方最高层的,公开表态。他们不仅认可了他在汉东的所作所为,甚至,还想让他把这种“非传统”的思路和做法,带到“将军的摇篮”里去,让未来的指挥官们,都听一听,看一看。
他们想知道,这个“鹰派军长”的脑袋里,到底装了些什么。
“看来,这趟京城,是必须去了。”赵援朝放下文件,眼神里没有丝毫的犹豫,反而燃起了一丝战意。
他知道,国防军师学院里,卧虎藏龙。那些资深的教授,哪个不是满腹经纶的战略大家?那些来学习的学员,哪个不是百里挑一的军中精英?
在他们面前讲课,可比在汉东对付那些贪官污吏,要难得多。
那将是另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
“什么时候去?”赵援朝问。
“越快越好。学院那边,三天后,就有一场全院的公开课。他们希望,主讲人是你。”赵蒙生道。
“三天?”赵援朝笑了,“时间够了。”
消息很快在二十集团军内部传开。
他们的军长,要去国防军师学院,给未来的将军们上课了!
这个消息,让整个集团军的官兵,都感到与有荣焉。
而与此同时,京城,国防军师学院的校园里,也因为这则通知,掀起了一场不的波澜。
“听了吗?那个赵援朝要来给我们上课了!”
“哪个赵援朝?就是最近在汉东搞出天大动静的那个二十集团军军长?”
“可不是嘛!据才三十出头,全军最年轻的军长!这次公开审判王长生和高育良,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全程直播,太狠了!”
“我的天,他来给我们上课?讲什么?讲怎么用军队反腐吗?”
“谁知道呢。不过我倒是挺期待的。这人是个狠角色,做事不按常理出牌,他的想法,肯定跟那些老教授们教的,不一样。”
学员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他们都是来自各大战区的精英,眼界和见识,远非普通军官可比。对于赵援朝这个突然声名鹊起的“鹰派军长”,他们充满了好奇、期待,甚至还有一丝不以为然。
他们想亲眼看看,这个传中的人物,到底是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还是只是一个靠着背景和胆气,偶然成功的莽夫。
一场无形的风暴,正在国防军师学院的上空,悄然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