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最强招兵广告,独立纵队兵力暴涨,突破十万大军!(1 / 2)
走出厂房。
江晨站在厂区的空地上,抬头看向天空,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他的脸上。
他转过身,对身边的众人说:“同志们,你们都看到了,兵工厂有设备,有工人。”
“只要咱们把设备修好,把原材料运过来,就能恢复生产。”
“到时候,咱们不仅有兵源。”
“还有充足的武器弹药,挥师北上打关东军,就有了底气!”
李云龙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司令,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
“只要有武器,有兵,老子就敢跟关东军硬碰硬!”
周卫国也点了点头:“司令,咱们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计。”
“一边休整部队,补充兵员,一边修复兵工厂,生产武器。”
“等一切准备就绪,咱们就北上,给关东军一个措手不及。”
江晨看着众人坚定的眼神,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在厂区里回荡,带着对胜利的渴望,带着对未来的信心。
“好!就这么定了!”
江晨的声音铿锵有力:“通知各部队,立即开始休整,招兵买马,修复装备!”
“兵工厂这边,成立专门的保障小组,调拨物资,尽快恢复生产!”
“咱们要让关东军知道,八路军不仅能在晋察冀打胜仗。”
“更能打进东北,把他们彻底赶出龙国!”
周卫国:“好,我这就去办……”
随后,独立纵队开始在太原内部招兵。
由周卫国负责。
广场中央早已搭起高台。
一面绣着“独立纵队”的红旗被风卷得猎猎作响,台下挤满了人。
有刚从工厂里出来的工人,袖口还沾着机油。
有提着菜篮的妇人,身后跟着半大的孩子。
还有些无家可归的流民,裹着破旧的棉袄缩在角落。
“老乡们!”
周卫国跃上高台,声音透过铁皮喇叭传遍广场。
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静了下来。
他指着身后的红旗,眼神里燃着怒火:“三个月前,小鬼子还在这太原城里烧杀抢掠!”
“你们谁没见过鬼子的刺刀?”
“谁没听过亲人的哭声?”
台下有人攥紧了拳头,一个满脸伤疤的汉子突然喊出声:“俺爹就是被鬼子活活打死的!”
“俺娘至今还在城外的破庙里躲着!”
“说得好!”
周卫国猛地拍了下高台。
“可现在不一样了!咱们独立纵队把鬼子赶跑了,太原城解放了!”
“你们能重新回家,能吃上热饭。”
“不是因为鬼子心善,是因为咱们手里有枪。”
“有敢跟鬼子拼命的兄弟!”
周卫国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脸:“但解放太原只是开始!你们知道吗?”
“东三省还在鬼子手里!”
“那里的老乡还在受欺负,还在盼着有人能救他们!”
人群里响起嗡嗡的议论声,一个穿长衫的学生模样的青年举起手:“周司令,俺想参军!”
“可俺只会读书,能上战场吗?”
周卫国走下高台,走到那青年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会读书好啊!”
“咱们的部队里,需要会开枪的战士,也需要会看地图、会写传单的文化人!”
“只要你有一颗打鬼子的心,不管你是工人、农民,还是学生,都是咱们的好兄弟!”
他转身回到台上,声音愈发激昂:“现在,咱们要招兵!”
“要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挥师北上,解放东三省!”
“让鬼子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
“让东三省的老乡知道,咱们来救他们了。”
“愿意跟俺走的,现在就到那边登记!”
“咱们一起去打鬼子,一起给亲人报仇,一起让咱们的国家不再受欺负!”
话音刚落,人群里爆发出震天的喊声:“俺去!”
“俺也去!”
那满脸伤疤的汉子第一个冲去登记点。
穿长衫的青年紧随其后,眼里闪着坚定的光。
就连几个原本缩在角落的流民。
也拄着棍子慢慢走了过去,眼神里多了几分从未有过的希望。
“我也来……”
一时之间,登记处变得十分热闹起来了。
……
次日,清徐县城。
周卫国带着队伍来到城隍庙前时。
这里已经围了不少人,大多是农民和小商贩,还有些是县城里的乡绅。
城隍庙的石阶上。
周卫国没搭高台,就站在最
他没先说话。
而是让警卫员把几面从鬼子手里缴获的太阳旗扔在地上。
“老乡们,你们看看这旗子!”
“小鬼子就是举着它,占了咱们的土地,抢了咱们的粮食,杀了咱们的亲人!”
一个挑着菜担的老农放下担子,眼眶通红:“俺家的三亩地,就是被鬼子占了。”
“俺儿子去跟他们理论,被他们打断了腿!”
“大爷,您的苦,咱们都懂!”
周卫国弯下腰,扶起老农:“但苦不能白受。”
“仇不不报!”
“咱们独立纵队解放了太原,接下来就要去解放东三省!”
“那里有更多像您一样受苦的老乡,等着咱们去救!”
周卫国指着身边的歪把子机枪:“这枪是鬼子的,现在成了咱们的。”
“咱们招兵,就是要让更多人拿起枪,跟鬼子拼命!”
“咱们不仅要把鬼子赶出东三省,还要把他们赶出龙国!”
人群里。
一个穿着绸缎马褂的乡绅犹豫着开口:“周司令,参军是好事,可家里的地没人种,老婆孩子谁来照顾?”
周卫国看着他,语气诚恳:“老乡,你放心!”
“凡是参军的兄弟,家里的地,咱们纵队会组织人帮忙种。”
“家里的老人孩子,咱们会安排人照顾,绝不会让英雄们在前线打仗,家里却受委屈!”
周卫国提高声音:“咱们龙国人,从来都是一家人!”
“东三省的老乡是咱们的亲人,救他们,就是救咱们自己的家人!”
“现在,谁愿意跟俺一起北上,打鬼子,救亲人?”
“我愿意……”
“我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