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 第413章 最强招兵广告,独立纵队兵力暴涨,突破十万大军!

第413章 最强招兵广告,独立纵队兵力暴涨,突破十万大军!(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先是几个年轻的农民举起了手。

“我来……”

接着,连刚才犹豫的乡绅也让管家去登记,还捐了二十石粮食。

场面好不热闹。

……

阳曲村镇。

周卫国带着队伍赶到时,正赶上村民们在打谷场晒谷子。

“老乡们,今年的收成咋样?”

一个老农叹了口气:“还行,就是去年鬼子来抢了一回,好多粮食都被他们拉走了。”

“俺家老婆子就是因为没粮食,去年冬天没熬过去。”

周卫国的眼眶红了,他从背包里掏出几块干粮,递给老农:“老乡,苦日子快熬出头了。”

“咱们独立纵队解放了太原,接下来要去解放东三省。”

“那里的老乡,现在还在受鬼子的欺负,没粮食吃,没衣服穿,跟咱们以前一样。”

周卫国指着远处的群山:“咱们都是龙国人,不能看着自己的亲人在受苦!”

“咱们招兵,就是要组建一支队伍,北上打鬼子!”

“让东三省的老乡也能像咱们现在这样,安安稳稳地晒谷子,过好日子!”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放下手里的谷叉,走到周卫国面前:“周司令,俺想参军!”

“俺有力气,能扛枪,能跟鬼子拼命!”

小伙子的爹拉了拉他的胳膊:“娃,你走了,家里的地咋办?”

“你娘的病还没好……”

周卫国握住老农的手:“大叔,您放心!”

“您儿子去参军,是去打鬼子,是英雄!家里的地,咱们纵队会派兄弟来帮忙种。”

“您老伴的病,咱们的卫生员会定期来瞧,药咱们也会送过来。”

“咱们不会让英雄们流血又流泪!”

周卫国看向在场的村民们,“老乡们,鬼子不可怕,只要咱们团结起来,手里有枪,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现在,谁愿意跟俺一起,去东三省,打鬼子,救亲人?”

“咱们在这打谷场上立个约,等咱们解放了东三省,再回来一起晒谷子,一起过好日子!”

“好!”

老槐树下的老人们互相看了看,纷纷让家里的年轻人去登记。

经过太原一战后,江晨就是最强招兵广告。

一时之间,登记的桌子前排起了长队。

阳光洒在人们的脸上,映着坚定的笑容。

……

短短的十几天的时间。

周卫国带着队伍在太原城、周边县城和村镇辗转。

每到一处,都能激起百姓们的参军热情。

更让人振奋的是,加上原本跟着鬼子被俘虏的伪军。

在听说独立纵队要北上解放东三省后,也纷纷带着武器来投诚。

他们大多是被逼无奈才当了伪军,心里始终装着家国。

如今有了赎罪的机会,一个个都卯足了劲要上前线。

这天,周卫国骑着马赶回独立纵队的司令部,手里攥着一份兵力统计报表。

江晨正在司令部里看地图,见周卫国进来,抬头问道:“老周,招兵的情况咋样?”

周卫国把报表递过去,脸上难掩兴奋:“司令,好消息!”

“我们在太原城招了三万五千人,周边县城招了四万,村镇招了一万五,还有一万伪军投诚,加起来一共十万!”

江晨接过报表,仔细看了看,嘴角露出笑容:“嗯,不错!”

“招兵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训练才是重中之重。”

“这些新兵里,有农民、工人、学生,还有伪军。”

“底子不一样,得好好训练,才能成为能打硬仗的队伍。”

“老周,训练的事情交给你了。”

周卫国挺直腰板,敬了个军礼:“放心吧,司令!”

“我一定把他们训练成一支铁血部队,让他们上了战场能打仗、打胜仗!”

“不过,司令,队伍壮大了,武器就成了问题,好多新兵现在还没枪呢。”

“武器的事,就交给你了。”

江晨拍了拍周卫国的肩膀:“好!武器的事你不用操心。”

“我已经让人去联系根据地,再加上咱们缴获的武器,保证让每个战士都有枪,都有弹药!”

“好,有你这句话就行了!”

……

接下来的日子。

周卫国把训练场地选在了太原城外的一片开阔地。

十万新兵被分成十个师,每个师再分成三个团。

从早到晚,训练场上都回荡着口号声和枪声。

首先是体能训练。

汗水铸就的钢铁身躯。

每天天不亮,训练场上就响起了起床号。

新兵们穿着统一的灰色军装,在连长的带领下开始晨跑。

晨跑的路线要绕着训练场跑十圈,加起来有二十多里地。

一开始,不少新兵跑不了几圈就气喘吁吁,尤其是那些学生和农民,体力根本跟不上。

周卫国没让他们偷懒,而是亲自带着跑,还在队伍旁边喊着口号:“坚持住!”

“咱们是要去打鬼子的,没有好体能,怎么扛着枪跑战场?”

“怎么跟鬼子拼刺刀?”

“现在多流汗,战场上少流血!”

周卫国还制定了“互帮互助”计划。

让体能好的战士带着体能差的一起跑,跑不动了就拉一把,累了就一起歇会儿,再接着跑。

除了晨跑,体能训练还有俯卧撑、仰卧起坐、攀爬、负重行军。

俯卧撑一开始要求每人做三十个,后来逐渐增加到五十个、一百个。

仰卧起坐从五十个增加到一百五十个。

攀爬训练是在训练场边搭起几米高的木架。

让新兵们踩着木架爬上去,再滑下来。

一开始有人害怕,不敢爬。

周卫国就亲自示范,还跟新兵们说:“战场上,咱们要爬城墙、爬山坡,现在不练,到了战场就是送死!”

负重行军更是考验人。

每个新兵要背着三十斤重的沙袋,在山路上走五十里地。

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学生兵走不动了,坐在地上哭,说想回家。

周卫国走过去,没骂他,而是蹲下来跟他说:“兄弟,我知道你累。”

“但你想想东三省的老乡,他们现在还在受鬼子的欺负,他们比你更累,更苦。”

“咱们现在多流点汗,将来上了战场就能少流血,就能早点把鬼子赶跑,让老乡们过上好日子。”

学生兵听了,抹掉眼泪,重新背起沙袋,跟着队伍继续走。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体能训练,让新兵们的身体越来越壮实。

原本苍白的脸变得黝黑。

眼神也从一开始的迷茫变得坚定。

部队开始形成了初步战力。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