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358章:照影鉴人心,乌金暖天下

第358章:照影鉴人心,乌金暖天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周静姝脸上一红,在张嫣与靖北妃含笑的注视下,有些羞涩地走到皇帝面前。

朱由检拉起她的一只纤纤玉手,那手温润如玉,柔若无骨。

他将自己满是泡沫的双手,轻轻覆盖在她的手背上,缓缓仔细地为她清洗。

温热的水流,丝滑的泡沫,纯净的香气,还有他指腹传来充满了力量感的温度。

周静姝只觉得一股热流从心底涌起,瞬间传遍全身,脸上更是烫得如同火烧。

她不敢看他,只能低着头看着那洁白的泡沫如何覆盖自己的每一寸肌肤,带走那些看不见的尘埃,留下难以言喻的清爽与润泽。

清洗完毕,宫女递上软巾。

朱由检亲自为她擦干。

周静姝抬起手,放到鼻尖轻嗅,一股淡雅而持久的余香萦绕不去。

再看那双手,皮肤非但没有干涩,反而像是被江南最细腻的春雨滋润过一般,白皙中透着水润的光泽,触感滑腻无比。

“此物,朕为其取名香皂。”朱由检握着她那只散发着清香的手,声音低沉而温柔,“胰子之腥,皂角之涩,皆已去除。朕以花露、牛乳、橄榄之油入之,方得此物。物虽微,可涤尘垢;道虽简,能易风俗。”

朱由检握着她那只散发着清香的手,目光深邃,凝视着周静姝那双含羞带怯的秋水明眸,声音低沉而郑重:

“这双手既要为大明擘画江山,也要为你捧上世间至美。”

这句话,轻柔却重逾千钧。

周静姝的心在这一刻被巨大的幸福与暖流彻底注满,烫得惊人。

她抬起头,眼中水光潋滟,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个几不可闻的“嗯”字。

靖北妃在一旁拿起另一块不同香型的香皂,学着皇帝的样子试了试,立刻便被那奇妙的体验所征服,口中连连赞叹:“陛下,此物若流传出去,怕是全天下的女子都要为您疯狂了!”

张嫣则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镜子改变的是看的方式;香皂改变的是用的体验。

这两样东西,都精准地切入了女子最在意的点。

她这位叔子,看似大刀阔斧地在朝堂上整顿乾坤,实则心思之细腻,对人心的洞察竟也到了如此可怕的地步。

他用一面镜子让她们看清了真实,用一块香皂给予了她们极致的享受。

那么……

张嫣的目光,终于向了那最后一件,也是最不起眼的物品那个装着丑陋黑饼的粗陶筐。

她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最后一件东西所带来的震撼,将远远超过前两者。

……

此刻,暖阁内的气氛已经完全被朱由检所掌控。

镜子带来的视觉冲击,香皂带来的感官颠覆,已经让靖北妃和周静姝对皇帝的趣物充满了信任与期待。

靖北妃指着那筐黑乎乎的圆饼,语气中再无半点嫌弃,反而充满了女孩般的好奇与崇拜:“陛下,那这个黑石头呢?它又有什么神奇的用处?难道……是能点石成金的宝贝?”

她这话本是玩笑,但此刻,她觉得就算皇帝真能点石成金,她也毫不意外。

朱由检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张嫣:“皇嫂,宫中每年过冬,所耗银骨炭几何?”

张嫣身为前朝皇后,对宫中用度自然了如指掌。

她略一思索,便答道:“回陛下,若逢酷寒之年,仅东西六宫、慈宁、乾清等处,一季便需耗银骨炭不下百万斤。此炭取自西山精木,烧制不易,百斤良木,不过得十斤好炭。其价昂贵,一斤银骨炭,市价可抵寻常百姓一月之食。”

“百万斤……”朱由检轻轻重复着这个数字,眼神却变得幽深无比,仿佛穿透了这富丽堂皇的宫墙,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他缓缓走到那筐黑饼前,俯身用两根手指拈起一个。

那圆饼上布满了窟窿,形如蜂窝,黑色的粉末沾染在他的指尖,与他明黄色的龙袍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此物,朕名之蜂窝煤。”他举起那块煤饼,声音低沉而有力,“它非木所烧,非银所铸。其原料乃是京西门头沟最劣等的煤末,混以黄土,加水和成。其成本不及银骨炭百分之一。”

百分之一!

三位女子心中同时一震。

如此低廉之物,皇帝为何会如此郑重其事地将它带入坤宁宫?

朱由检没有理会她们的不解,继续道:“然其火力却比等重的银骨炭更旺,燃烧更久。且因其形有孔,通风顺畅,燃烧充分,烟气亦。”

他着,目光在三女脸上缓缓扫过,那眼神,带着她们从未见过沉重如山岳般的悲悯。

“皇嫂,静姝,爱妃,朕知道在你们眼中它又黑又丑,肮脏不堪,上不得台面。”

皇帝的脸色变得无比肃穆,目光望向窗外那一片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天空,仿佛看到了整个天下。

“你们不缺炭,这紫禁城内永远不会有寒冷。银骨炭也好,红罗炭也罢,于你们而言不过是冬日里的一缕寻常暖意。”

“但是!”

他猛地加重了语气,声如洪钟,震得三女心头一颤!

“大明的百姓缺!这北地千里,一入寒冬,便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京城内外,有多少百姓因无钱买炭,一家老便在无尽的寒夜中活活冻死?又有多少青山因富户豪绅们烧炭取暖,而被滥砍滥伐,变得满目疮痍,一旦暴雨,便成山洪,冲毁良田,饿殍遍野!”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三位养尊处优的贵女心上。

她们从未想过,自己习以为常的冬日温暖背后竟是如此残酷的现实。

那些奏折上冰冷的数字,在这一刻化作了皇帝口中一个个鲜活而痛苦的生命。

朱由检举着手中的蜂窝煤,目光灼灼,仿佛举着整个大明的国运。

“这的煤球在你们眼中卑贱如泥。但在朕眼中,它能让京城百万百姓,家家户户,都能安然度过一个暖冬!它能保住我大明北地的万顷青山!一个煤球就是一条人命!一片江山!”

“镜与皂,为安后宫之心;此乌金,为暖天下之民!”

“朕今日给你们看镜子、看香皂,是想让朕的家人,过得舒心惬意。而朕给你们看这煤球,是想让你们知道,朕的心中装着的不仅仅是这的后宫,更是我大明亿兆的子民!是这广袤无垠的天下!”

话音下,整个暖阁针可闻。

她们的目光,怔怔地看着那个手持黑煤的男人。

这一刻,他身上的龙袍不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的眼中,没有了个人的悲喜,只有山河的脉动,与苍生的苦难。

这是真正的皇帝!

靖北妃脸上的娇俏与活泼早已消失不见,周静姝的眼中爱意更浓,但那爱意之中却多了些与有荣焉如同仰望星辰般的骄傲。

而张嫣,她的内心,正经历着一场最剧烈的情感风暴。

她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心怀天下的年轻皇帝,恍惚间,他的身影与另一道身影,在她眼前重迭。

那是她的亡夫,天启皇帝朱由校。

同样的聪慧,同样的痴迷于格物。

可他将那份惊才绝艳的灵气,全都用在了斗榫合缝、斧凿刨削之上。

他可以造出精巧绝伦的木人,可以做出会自动机关的龙床,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是个好木匠,却不是个好皇帝。

而由检……他同样痴迷于格物,但他格的,是沙石、是油脂、是那最卑贱的煤末。

他所致的知却关乎民生,关乎财政,关乎国运!

同样的聪慧,一个用以娱己,一个用以安邦。

天壤之别!

张嫣的心中百感交集,有对亡夫的哀思,有对往昔的怅惘,但最终,这一切都化作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释然与欣慰。

她整理了一下衣冠,对着朱由检郑重其事深深地一福。

她的声音中带着发自肺腑的敬佩:

“陛下有此仁心与神思,乃大明社稷之幸,天下万民之幸!先帝…泉下有知,亦当欣慰!”

话音未,朱由检心中猛地一震,连忙抢上一步,在张嫣完全拜下之前,双手已稳稳地将她虚扶住。

“皇嫂,万万不可!”

他的声音同样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那不是君临天下的威严,而是源自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敬重与孺慕。

朱由检扶着张嫣站直身子,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却没有看她,而是投向了殿外那片深沉的天空,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另一个人的身影。

“皇嫂谬赞了。”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悠远,“其实,由检从未有一日敢忘记皇兄临终前的嘱托。”

提到“皇兄”二字,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朱由检的眼眶也微微泛红,他像是陷入了回忆,轻声道:“吾弟,当为尧舜这六个字,字字千钧,每日每夜都在朕的心头回响。朕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拼尽全力,不想辜负皇兄当年的期望,不想让他……失望罢了。”

如果张嫣方才的话是对先帝的告慰,那么朱由检此刻的真情流露,便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张嫣心中那只尘封已久、最柔软也最痛楚的匣子。

先帝临终前那憔悴的面容,那紧握着不放的手,那充满期盼与不甘的眼神,一瞬间,与眼前这位坚毅沉稳,正将大明引向新生的年轻帝王重迭在了一起。

“他选对了……他真的选对了……”

方才强行压下的所有激荡委屈思念与巨大的欣慰,在这一刻再也无法抑制。

张嫣身子微微一晃,再也撑不住那份端庄仪态,她下意识地侧过身,将头轻轻靠在了身旁周静姝的肩上。

初时只是无声的颤抖,随即,压抑许久的呜咽声便低低地传了出来,滚烫的泪水瞬间浸湿了周静姝肩头的衣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