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朕,必须亲去(1 / 2)
日影西斜,金乌渐沉。
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日余晖下,被镀上了一层流动的赤金色,仿佛一座燃烧的琼楼玉宇。
殿内的空气是温暖而静谧的。
那份由镜子香皂与蜂窝煤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反而如同一坛陈年的佳酿,在沉静中发酵出更为醉人的芬芳。
靖北妃依旧坐在那面镜子前,仿佛一个初次得到心爱玩偶的孩童。
她的指尖轻柔地滑过那光洁如水的镜面。
镜中之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每一根颤动的睫毛,都清晰得如同触手可及。
周静姝端坐于一旁,纤纤玉手之上,还依稀残留着方才那块香皂所带来的清雅而悠远的花香。
而懿安皇后张嫣的目光,则最为复杂。
她的视线在靖北妃的镜子与周静姝的香皂上短暂停留后,最终总会向那个被宫女心翼翼置于角其貌不扬的黑色蜂窝煤上。
它丑陋,粗糙,与这富丽堂皇的坤宁宫格格不入。
然而在张嫣眼中,这个黑色布满孔洞的东西,却比那面价值连城的镜子那块香气袭人的香皂,更具有足以撼动人心的力量。
这蜂窝煤是雪中送炭,是让无数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大明百姓,能多看一眼来年春暖花开的希望。
何为君?
施恩于万民,而非独宠于一人;心怀天下之忧,而非独享宫闱之乐。
朱由检则含笑看着她们脸上那满足欣喜乃至崇拜的神情,心中亦是温暖。
他享受这种氛围,并非享受于她们的崇拜,而是享受于自己的心意被最亲近的人所理解所珍视。
这是远胜于朝堂之上百官山呼万岁的,更为真切的成就感。
他没有急于开口,而是抬了抬手,示意一旁的宫女给三人都重新换上了热茶。
袅袅的茶香再次在殿内弥漫开来,冲淡了香皂的芬芳,也为这近乎凝固的崇敬气氛,注入了一丝属于人间温润的暖意。
“皇嫂近来起居可还安好?前些日子听闻你有些咳嗽,朕让太医院送去的川贝枇杷膏,可曾按时服用?”皇帝打破沉默,目光温和地望向张嫣,话语间满是晚辈对长辈的关切。
张嫣连忙欠身道:“劳陛下挂心,臣妾已好多了。那枇杷膏甚是有效。”
朱由检点了点头,又转向周静姝,眼中笑意更浓:“你啊,朕看你方才嗅那香皂,鼻子都快贴上去了。平日里让你多看些书,总眼睛乏,看这些新奇玩意儿,倒是精神得很。”
周静姝俏脸一红,娇嗔地白了他一眼,那眼波流转间的风情,让殿内的气氛愈发柔和:“陛下赏赐的东西,臣妾自然是喜欢的。”
最后,他的目光在了依旧痴迷于镜子的靖北妃身上,打趣道:“你再看下去,这镜子怕是要被你看穿了。当心它把你的人也吸进去,朕可就得去镜子里寻你了。”
一句话引得周静姝与张嫣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靖北妃这才如梦初醒,羞红了脸,连忙从镜前站起,对着朱由检福了一福:“陛下又取笑臣妾……”
寥寥几句家常,如春风细雨,悄无声息地将方才那因心怀天下的豪言壮语而带来的距离感拉近了。
那个高高在上心系万民的形象与眼前这个会关心人,会开玩笑的夫君与弟弟的形象再一次完美地重迭在一起。
等到殿内的气氛在这一番笑谈中彻底安宁下来,三位女子的心神也从方才的激动中稍稍平复,重新回到了这温馨的家常氛围里。
朱由检这才端起了面前的青瓷茶盏。
他指节分明的手指握着温润的杯,将茶盏凑到唇边,轻轻吹了吹氤氲的热气。
就是这个瞬间,皇帝的眼神变了。
那双原本盛满温和笑意的眸子,仿佛在瞬间被注入了千年寒铁的冷冽与深邃。
眼底的笑意如潮水般退去,那目光仿佛不再看着眼前的茶汤,而是穿透了宫墙,穿透了这重重迭迭的紫禁城,望向了某个遥远而冰冷的方向。
朱由检放下茶杯。
“啪。”
一声清脆的轻响。
殿内所有的声音,包括窗外的风声,似乎都在这一刻被这记轻响所吞噬。
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被吸引过去,她们的心头没来由地一紧。
朱由检的语气依旧平静,甚至比方才闲聊时还要轻缓几分,但吐出的每一个字,都带着如山一般的重量。
“镜子、香皂,能让我大明的子民活得更体面。”
“蜂窝煤,能让他们活下去。”
他顿了顿,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三张略带不解的脸庞,然后一字一句地道:
“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家国安宁。”
话音未,他再次停顿,给了她们一个呼吸的瞬间去理解这句话的份量。
随即,平地惊雷,轰然炸响!
“所以,朕的下一步大计,便是在来年开春之后,倾国之力,一劳永逸地解决建奴之患!”
“……一劳永逸地解决建奴之患!”
最后这半句话每一个字下,都让房间内刚刚回暖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凝结成霜。
那是深入骨髓的寒意,比北京隆冬的朔风还要刺骨。
靖北妃脸上那因羞涩而泛起的红晕,如同被冰水泼过的炭火,瞬间僵住褪色,只剩下惊愕的苍白。
她手中的丝帕悄然滑,掉在脚边,也浑然不觉。
周静姝端着茶杯的手猛地一颤。
杯中的茶水随之晃动,一滴滚烫的茶水溅在她细嫩的手背上,烫得她一哆嗦,但那点皮肉之痛与她心中掀起的惊涛骇浪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而张嫣,这位经历过天启朝党争酷烈,见证过先帝驾崩,辅佐新君登基的前朝国母,她的瞳孔在听到建奴之患四个字时,便已然猛地收缩成了最危险的针尖!
空气仿佛凝固了,时间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周静姝。
身为他的枕边人,没有人比她更了解朱由检的行事风格。
这个男人一旦下定决心,便有着一种九头牛都拉不回的决绝。
他的言语,从无虚饰;他的计划,从无退路!
周静姝的脑海中,电光石火般地闪过一幕幕画面:
面对陕西传来的,惨绝人寰的灾情,满朝文武皆言国库空虚,无力赈济,他却毅然决然地亲赴陕西,以天子之身,立于饥民之前!
而后,为了彻底挖出大明的财税蠹虫,他竟又一次御驾南下,在扬州城掀起滔天巨浪,将盘根错节百余年的盐商等连根拔起!
陕西是天灾人祸,江南是国之蠹虫。
而辽东的建奴……
周静姝的心猛地一沉,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瞬间坠入了无底的深渊。
她知道,皇帝口中那一劳永逸地解决,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真正让她感到恐惧的含义!
那绝不是简简单单地指派一位大将,增拨一些粮饷。
以皇帝的性格,以他过往的行事来看,解决二字,意味着他要亲自去掌控,亲自去监督、亲自去……面对!
“不……”
一个无声的字眼在周静姝心底呐喊,她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化作一片令人心悸的煞白。
她手中的茶杯再也拿不稳,哐当一声摔在地上,跌得粉碎。
那清脆的碎裂声,如同她此刻的心,四分五裂。
周静姝几乎是本能地,将那双充满了惊惶与无助的目光,投向了上首的张嫣。
张嫣在周静姝失手打碎茶杯的同时,也接触到了她那求助的目光。
张嫣的心咯噔一下沉到了谷底。
周静姝能想到的,她又何尝想不到?
甚至,她想得更深,更远,也更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