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宋财经周刊 > 第355章 干衙内

第355章 干衙内(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临清城,云蒸霞蔚,四水绕城。

卯时未至,南城门至府前街的长路早已被彩棚吞没——红绫翻卷,连绵覆盖了整条官道。

辰时初,知府率同知、通判等十余名官员俯身于门外十里长接官亭。

河面楼船渐近,旗牌伞扇如林,亲兵铁甲寒光凛凛。突然,鞭响破空——三班衙役以枪杆驱散人群,将看热闹的百姓隔在道路两侧。二百甲士持长枪踏步前行,其后百名兵士高擎“肃静”“回避”牌与各色绣旗,乌鞘鞭、铁链铿然作响。

知府赵怀安手捧官凭,躬身迎候。

李长安登船靠岸,带着一众随员,缓缓走向迎接的队伍。

按制,各地守官是不能主动迎接“巡阅使”、“按察使”、“监官”的,人家来查你,你还拉关系,那不是摆明了不遵守朝廷规矩,想要搞公关,拉拢上级,糊弄监察结果么。

可李长安不同,他这个两路巡阅使是封给辽国看的,身上真正有用的,是那个三司副使。

朝廷的财神爷来了,谁敢不迎?

“有劳,叨扰了!”

“是下官的福气,天使一路辛苦,请入城歇息。”

大部队扎营休息,李长安带着几个秘书,还有二百精锐,进城接受临清官员们的接风。

此地最大、最豪华的酒楼居然也叫望海楼,连规制模样,都跟大名府的分毫不差,甚至伙计衣衫服饰都别无二致。

上楼开宴,又跟众人寒暄一下,大伙揣着名帖,一个个的过来见礼。

“此地人情不错啊,个个看着都挺精明,不像那种穷凶极恶之地的贪官,怎么会连一个盐贩子都抢呢?”他心中纳闷,始终看不出来端倪。

吃喝完了,赵怀安还邀请他去官舍住下。

李长安心里没谱,推脱身兼主将,不能夜宿营外,于是又返回了大营。

富柔赶紧问,“案子可说了,赵怀安怎么解释?”

“没问!都是官场文章,不好开口。反正要停留三日,不如明天你我微服进城,先查探一番!”李长安以酒醉之名赶紧睡下,省的今日还要劳作。

大军停驻,要做日常采买,天还没亮,城中商人小贩已经早早汇集,就在不远处摆开了阵势。

等他俩用过早饭,换了衣衫,带着崔大崔二以及二十个护卫,潜入了城中。

怎么查,当然是去本地榷场和米粮铺了。

可惜榷场没开,上面写的价格还是去年秋冬的,做不了数。

来到临清的一处市场,俩人开始分头找线索。李长安进了一家米粮店,这样看看,那样瞧瞧。

越看越觉着不对,他姥爷家就干这个的,对米粮店什么样他非常熟悉。

这买卖就是个薄利多销,除非赶上水寒蝗灾,否则想要赚超过两成利,那是会被街坊邻居告到衙门打板子的。

可这里却处处透漏着诡异,一升麦子居然卖到了五文,一斤食盐卖到了五十文,这特么不是开封价么?

大宋天下,物价以开封最贵。

盖因除了雨水,任何物件都要外购,且城中权贵官吏众多,以致物贵钱贱。

临清可是水运贸易节点,还在河北,并不施行京畿路的高税负政策。它卖这么贵,道理在哪儿呢?

“店家,我从扬州来,怎么你们北地产麦,这麦子倒比我们那儿还贵些?”

掌柜的上下扫了一眼,背着手来到近前,又仔细的看了李长安的样貌,这才接话,“这位官人,在临清做买卖,便是这个规矩。”

一指旁边的一处柜台,上面贴着张类似告示的东西,居然是一张物价表。

“知府衙门订的?”

掌柜的摆摆手,把李长安推出了大门外,不做你生意了,示意他去别地方问吧。

停了一会,他还是没想明白,怎么问个告示还支支吾吾的。你卖这么贵,总得有个理由吧?

这回,他抓了个要买东西的穷汉,掏了五个好钱做咨询费。

“为何物价腾贵,到底是何人指使?此地交通南北,百货不缺,可有缘由?”

那穷汉本不敢说,可是看了五个黄澄澄的铜钱,立即忘记了危险。拉着他,走到不显眼的地方,“二爷定的规矩,凡是指定物品,价加两成,是对他的孝敬。”

“二爷是谁?”

“嗯?二爷你都不知,周文武啊,半个临清都是他的家当,连知府衙门都他说了算。”

听穷汉讲了一会故事,李长安又重施故技,抓了几个别的人互相佐证。

哎呀,大宋朝出了俩财神,而且人家比自己发财还早。这么说,那就不得不会会了,须分个高低。

过了会,跟富柔汇合,她准备充足,带着女秘书,记了四五十样商品的价格回来。

“官人,此地不详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