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危机与转机(2 / 2)
线上会议室里,余夏、江静知和顶着“王双”虚拟身份的王俊波,正在确定最后终面的几名候选人。
余夏对其中一位J大的大四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欣赏:
“这个叫李哲的,基础很扎实,项目经验也匹配,反应很快。他是目前技术面评分最高的。”
余夏看向屏幕上的“王双”,寻求技术核心的意见。
一直沉默的“王双”,此刻内心却掀起了波澜。
这个李哲,他太熟悉了,正是他J大同班的同学!
如果李哲入职,朝夕相处之下,自己这个“王双”的身份随时可能暴露。
这个风险绝对不能被允许。
“王双”迅速压下内心的紧张,用经过变声器处理的、冷静而客观的技术腔调开口,直指一个关键点:
“余总,李哲的技术能力确实不错。但是,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他在回答‘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优化’和‘服务雪崩的预防与恢复’这两个问题时,给出的方案更偏向理论化,缺乏在真实高压环境下处理故障的经验细节。”
他顿了顿,不给余夏和江静知深入思考的时间,立刻将话题转向另一位候选人:
“相反,我认为H大的这位刘恒同学,虽然理论表述没那么花哨,但他提到在导师公司参与过真实的电商促销项目护航,对监控告警和应急回滚的理解更贴近我们的实际痛点。而且……”
“王双”刻意加重了语气,抛出一个在当前特殊环境下极具说服力的理由:
“H大目前的封闭管理严格,学生几乎不可能外出实习。这意味着,一旦我们录用大四已经保研的刘恒,他能投入更稳定专注的时间会远多于其他候选人。
“他会极其珍视这个难得的机会,忠诚度和投入度会非常高。对我们现阶段求稳的需求来说,这份‘稳定’比单纯的技术炫技更重要。”
余夏闻言,微微蹙眉,重新调出刘恒的代码作业仔细审视。
江静知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王双说的有道理。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可靠和稳定,一个能随时响应、全心投入的成员,确实比一个技术亮眼但可能存在不确定性的成员更符合我们当前的需求。”
经过一番权衡,余夏最终采纳了“王双”的建议。
“好,那就定H大的刘恒。王双,你负责发录用通知,并给他布置第一个任务:搭建一套完整的系统监控和报警链路。”
“明白。”王俊波(王双)暗自松了口气,一场迫在眉睫的暴露危机,被他用纯粹的技术辩论和精准的形势分析巧妙地化解了。
然而,在他关闭摄像头的那一刻,一丝愧疚感悄然掠过心头。
但这种情绪转瞬即逝,很快被更强烈的、必须隐藏下去的决心所取代。
璧途这条船,现在还不能因为他的个人原因而出任何岔子。
??小剧场
?褚星野:晖妈,有没有搞错?我和林雪的戏呢?咦,您的眼睛怎么红了?
?晖妈:写上一章你们的故事,有些伤心......
?褚星野:哦,那我弱弱的问一句,我和林雪什么时候有戏啊?
?王俊波:人家林雪正在经历丧父之痛和隔离之苦,你能不能靠边站一站?
?晖妈:星野,你看,情况就是这样,一天我就能写两章。要不先让“璧途”茁壮成长一下?
?褚星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