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腊月二十八海战(1 / 2)
林浅和储石匠交代了水泥灰浆的改进方向,然后返回码头,正赶上早些打探商贩消息的护卫回禀。
“舵公,我在码头问过了,有十来个常上岛的商贩最近都不来了。
有些商贩在岸上摆摊,还有些没人见到,应该是在家准备过年。”
林浅点点头:“知道了。”
护卫退下,林浅对吕周道:“派个机灵的,去深澳问问黄和泰剿灭李忠封赏的事,再把白清叫到船长室来。”
吕周:“是!”
一刻钟后,圣安娜号船长室响起敲门声。
“进。”林浅负手而立,站在窗前道。
白清走进来:“舵公,你找我?”
林浅回身望向她,白清加入林浅麾下以来,虽然经历数次危险,但总算有了岸上的脚之地,又有充足营养供给,肤色变白许多,看起来倒有几分女人的样子了。
“坐吧。”林浅指了指椭圆餐桌,“给自己倒杯茶。”
白清从炭盆上拿起茶壶,倒了杯茶,船长室内满是龙井的清香,她本想给林浅也倒一杯,被林浅拒绝了。
“岛上的生活过得习惯吗?”林浅随口闲聊。
白清手捧茶杯,笑道:“习惯,现在的日子,是以前船上做梦也不敢想的。”
接下来林浅又和她聊了几句家常,突然话锋一转,问道:“未来有什么打算?”
白清有些疑惑:“自然是继续为舵公效力。”
林浅:“以你的能力,只做普通船员,不觉得太屈才了吗?”
“舵公,我……”
林浅伸手,将白清话头打断。
“我已决定,让你做海狼一舰的船主。”
白清大喜过望,起身抱拳道:“谢舵公!”
算上冬月十五那批弗朗机炮武装的海沧船,现在林浅麾下共有十艘海狼级护卫舰。
各舰都未确定正式船主,都只有暂代,白清是第一个正式任命的船主,足见重视。
林浅:“做了船主,再当睁眼瞎就不行了,往后空了,就跟岛上先生识字,知道吗?”
“是!”白清和白浪仔一样,对读书认字并不排斥。
林浅紧接着道:“有个事情,需要你走一趟。”
“请舵公吩咐。”
“回黄岩一趟,打探下林府的消息,顺便看望下那个疯了的林府姨娘。”
白清问道:“舵公的意思,是要灭口?”
林浅摇头:“只是看望,即便有人去问过她话了,也不要动她,行事隐蔽些,别被人发觉。”
“是。”
林浅道:“去吧,帮我把三哥喊来。”
白清应是出门,过了一会,雷三响推门进来,搓搓手,口中道:“舵公叫俺啥事?”
林浅:“我已任命白清做海狼一舰船主,海狼二号由郑阿七任船主,三号船主石楷,四号船主穆三。”
除白清外,剩下三人之前都是暂代船主,在围攻卡拉维尔帆船时表现优异。
任命这三人做船主,既是封赏,也是对其能力的肯定。
雷三响应了一声记下。
林浅继续吩咐:“还有一事,我准备扩招船员。”
他手下原本有四百船员,四司成立时已经扩招过一百人。
现在,随着十艘海狼级护卫舰改装完成,这五百人已是捉襟见肘。
算上十艘海狼级护卫舰所需的炮兵、水手,此次要再扩招三百人,船员总数达到八百人才行。
这段时间,船队隔三差五就出外海训练,人员不够时,常以普通岛民顶上,一来二去已培养出不少好水手,遴选船员倒不是问题。
雷三响将事情应下。
林浅道:“借着这次招募船员,要把船员名单也统计出一份来,名单上还要写明年龄、亲眷情况。”
雷三响为难道:“舵公,都是大老粗,统计名单做啥?”
林浅敲打道:“岛上扫盲都扫了一个多月了,还当大老粗呢?三哥现在认识多少字了?”
雷三响挠挠头,嬉皮笑脸道:“名字会写了。”
林浅叹口气:“三哥莫忘了,你这兵卫司司正只是暂代,年后考试,若不识字,还是要被替换的。”
雷三响瓮声瓮气道:“替换就替换,俺还是觉得海上开炮来得痛快。”
林浅一笑,雷三响这人虽不学无术,但也直来直去,不贪恋权势。
本来岛上四司也只是临时机构,让结义兄弟们暂代司正纯属大材用,既然雷三响本就不喜欢这职位,届时换人,也会少些别扭,没什么不好。
林浅道:“不管怎么,兵卫司司正没换人之前,你就要把事情做好,兵卫司吏员中若没有识字的,就去岛上找,总能想到办法。”
“好。”雷三响应下。
雷三响离开船长室后不久,吕周敲门进来。
“舵公,去深澳的兄弟回来了。”
林浅正在读最新一期的邸报,闻言眼睛都没抬,问道:“朝廷的封赏还没下来吧?”
吕周一愣,道:“没有。”
“因为朝局动荡?”
吕周瞪大眼睛,不明白舵公明明没去深澳港,怎么像是亲耳探听到了消息一般,由衷赞道:“舵公料事如神,黄守备就是这么的。”
“知道了。”林浅淡淡道。
吕周心怀敬畏的退出船长室,轻手轻脚的关上房门。
林浅放下邸报,转身面朝窗前,只见山海间,天色昏黑,铅云低垂,墨浪翻涌,一派风雪欲来之势。
桌上邸报是泰昌元年冬月初十版的,距今大半个月前。
邸报的内容极为大胆直接,用词毫不避讳,字里行间都能嗅的出朝堂上的波谲云诡来。
邸报开篇,就是郑宗周、马逢皋等几个御史联名上的《直陈奸党疏》,点名道姓的批驳李可灼、崔文生庸医误国,直指此二人后台,就是楚党的几名官僚,要求严惩,顺带还抨击了内阁首辅方从哲。
奏疏言辞辛辣,恨不得把楚党进献红丸,毒死泰昌皇帝,直接白话写出来。
接着就是杨涟上的《请究移宫案疏》,矛头直指后宫宦官集团,点名怒骂李选侍的亲信太监李进忠,顺带也大骂内阁首辅方从哲过于庸懦。
大有借题发挥,打压宦官和浙党的意思。
浙党领袖方从哲得个里外不是人,多次上疏致仕,均不允。
邸报上,关于红丸案和移宫案的奏疏连篇累牍,精彩纷呈,与之相比,连辽东经略袁应泰的奏疏,都显得无足轻重了。
值此党争热火朝天之际,朝廷连辽东都顾不上了,剿灭海寇李忠的功绩,被埋没其中,自然也是合情合理。
林浅目光盯着东北方海面,尽管目之所及,都是如墨海水,可他知道,四十里外,就是柘林湾。
南澳副总兵平日运货的船只,都在柘林湾停靠。
他已让白浪仔在柘林湾盯了半个多月了,临近新年,柘林湾货船已很少出港,水师官兵大多在军营不出,看样子是准备迎接新年。
一切都过于合情合理了。
……
腊月二十八,夜。
临近新年,闽粤百姓点上了油灯、蜡烛,家家户户都传来舂米做粿声。
即便入夜,北风中都裹着炸枣、烙糕的香甜气。
柘林湾水寨,南澳副总兵马承烈,面朝大海,负手而立,眉头紧锁。
马承烈年近五十,常年在岸上居住,人保养的年轻,只有鬓角有些许白发。
此时他一身棉甲,精铁臂手打磨的散发寒芒,连发福的肚子也被威风凛凛的甲胄遮住,看起来就如三十岁的自己一般勇武。
马承烈身前,三艘大福船停泊在港,其中一艘装了十余门重型弗朗机炮。
福船外围,还有两艘普通福船,二十余艘海沧船,更外围还有二十余艘苍山船,间有鸟船几十艘。
码头栈桥上,各船军士正点名登船,还有人往船上搬运军械,忙碌不停。
这些就是马承烈的全部家底,今日他赌上一切,势要将南澳岛海寇铲除!
为了今日一战,他已足足准备了两个月。
两个月前,他在潮州府城宅邸中,正舔玩妾玉唇,突然接到兵部公文。
打开一看,只见那竟是海门卫指挥使的报功呈文抄本,所书“劫掠林府”相关经过,竟与黄和泰之前写的报功呈文大差不差。
马承烈当即就猜出了黄和泰有事瞒着他,再顾不上偷香窃玉,连忙点齐人手,到柘林湾,乘船上岛。
航行到半路,看见后江湾码头船来船往的繁忙景象,以及平地起的一座南澳城,马承烈顿时如坠冰窟,头昏眼花,手凉脚麻。
结合斩杀李魁奇、李忠的两次报功,马承烈已依稀猜出岛上发生了什么。
守土失责,其罪当斩啊!
经过一阵心慌气短后,马承烈镇定下来,仔细分析了前因后果。
而今,南澳岛为贼寇所占的事,岸上官员尚不知晓,朝堂上每日忙于党争攻讦,也无暇他顾。
只要能尽快南澳岛夺回,那么一切都还有挽回余地。
是以,马承烈并没将事情上报,一回岸上,就召回各处货运的战船,同时在民间秘密搜寻去过岛上的商贩,抓起来严刑拷问。
从商贩口中马承烈得知,岛上贼寇只有数千乌合之众,除了一艘番人大船外,其余船只最大不过海沧船,顿时心中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