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赐字(1 / 2)
越王沉吟片刻说道:“就为宾王吧。”
宾王,有两种解释。一种为王者之宾。也就是天子之臣。另外一种,就是王道之宾,也就是遵循王者之道。
但不管哪一种解释,都蕴含着仕途进取的期许。
越王选这个字,蕴含的更深:此子来日,必登天子之堂。
贺重安连忙谢过。
镇国公脸色微冷,深深看了一眼贺重安。心中暗道:“贺重安,今后要注意了。”
镇国公自己自然不在乎贺重安,但他不得不在意自己的孙子。
镇国公已经清楚皇帝的意思了。镇国公府将来还能不能有这样的位置,就只能看后辈子孙的能力。贺重安现在的荣耀,其实是他给自己孙子准备的。
为他铺路。
而今却被贺重安纳入囊中。他虽然不知道贺重安写了什么,但被越王如此看重,数日之内,贺重安的名声必然响彻京师。人人皆知。那时候,贺重安就不局限于贺府,也不局限于南征勋贵,而是天下勋贵中后起之秀。牛家宝的直接竞争对手,他岂能不在意?
镇国公深深的看了贺重安一眼。没有多说话。
贺重安得了越王赐字,选拔第一,是这一次最大的彩头,剩下的事情就没有贺重安什么事情了。
越王很快确定了前二十名,至于后面的人就没有多做处置-----也不是越王不想太多。而是后面的勋贵子弟一点根基都没有。
打起来没有一点章法。
贺重安与铁忠诚之间战斗,还能看出练家子的痕迹。至于二十名之后,就是王八拳了。
越王看不上眼。
这些按之前考试规则安排。
越王处理完这里的事情,揣着贺重安的《盛世危言》,进宫去见皇帝。
皇帝见了越王,高兴道:“今天,你怎么来?真是稀客啊。”
越王也笑道:“今日奉旨办事,特来回奏。”
“奉旨,你说是咸安宫学的事情,那算什么事情?”皇帝说道:“无非担心两边闹得太过分,我让你压一压,一点小事,何必如此正式。”
“为朝廷取才,没有小事。郑邦承的想法与我暗合。我也觉得勋贵乃国家柱石,勋贵中的人才,也要好好培养了。”
皇帝深深看了一眼越王,叹息一声,说道:“你啊。”
皇帝与越王,虽为兄弟,情同父子。可以说皇帝与越王的感情,还在对皇子感情之上。
无他,皇帝刚刚登基那几年,太皇太后秉政,皇帝将越王养在身边,那时候是有时间养育越王。但等他有了儿子的时候,已经亲政了。
满心建功立业之心的皇帝,对照顾自己的儿子,一点兴趣也没有。
所有儿子,他一个月才见几面,能有多少感情。
正因为如此,皇帝才最了解越王,是什么人。
“这么多年了,一点也没有变。”
“三岁看老,皇兄应该知道人这一辈子很少会变的。”越王从袖口抽出贺重安《盛世危言》双手递给皇帝,说道:“臣得一雄文,请皇兄品鉴。”
赵福将文章转呈给皇帝。
皇帝打开一看。千余字,却看了很久很久。
好一阵子,才说道:“老九,你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