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新课标(2 / 2)
他现在得到多少好处,将来就要吐出来多少。
他活着的时候,他其实不怕的。
多少年大风大浪都过来了。他怕什么?
但人总是会死的?
他死后会怎么样?
他这位皇帝大兄在的时候,或许能庇护一下自己儿子。但皇帝年纪也大了,甚至可能走到自己前面?
所以,越王对张祥管束极严,就是希望,他能平安度过,他死后一段时间的低谷期。不要让人找到把柄。
但而今,他发现一条新路子。
越王心中暗道:“如果,贺重安真能走出一条新路,那么我儿张祥,在贺重安身边混个资历,将来同学都在高位,念而今之情。估计不会出什么事情。”
甚至越王心中生出一个念头:我要不要找一个政治上的衣钵传人,就好像文官那边一样。
这个念头,越王之前从来没有过。
越王掌控的权力,本质上是皇权的延伸。本就不是自己的。
也无所谓传承下去。
但他现在看见贺重安,忽然起了这个念头。
人都有好为人师的毛病,想得英才而育之。
在越王看来,贺重安妥妥是前途远大的英才。他不培养,贺重安或许有蹉跎,但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的。他如果扶上一把,留下一分将来能庇护子孙的恩情。
越王想到这里,说道:“你代我给贺重安传一句话,问他,答应我的人心,培养出来吗?”
“什么心?”张祥问道。
“你到时候就知道了。”
*******
咸安宫学中。
三个月的军训终于完成了。
所有人都聚集在宫学中。
虽然放了几天假,让一些学子故态复萌。但大部分人都还保持在军训时候的气质。
郑邦承为首宫学各级官员也出来。不过郑邦承将最重要的舞台让给贺重安。这是要强化,贺重安在宫学学子中的特殊地位。
郑邦承简单讲话后,就将位置让给了贺重安。
贺重安咳嗽一声,说道:“诸位,大概也都听说了。原本宫学教授,除却教授其他年级的还留下,其他人都被换掉了。但新教授还没有来。”
“之所以没有来,是因为我建议的。”
“诸位都是功勋之后,国家栋梁。但有没有想过,我们将来要做什么?”
“在我看来,我们入则值宫禁,出则平叛乱,至于督盐,督水利,督查案件等等。是以咸安宫学一直以来,当以实学为主。”
“这也是明宗皇帝的期盼。”
“但历代宫学,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一点来。”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对自己有利的,是祖训不可改。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就当从来没有说过。
咸安宫学之前,学生都不上课了。自然没有心思琢磨什么课程,与一般书院课程差不多。不知道,以为这些学生也要学八股,考状元。
“而今郑公主持宫学,一切依照祖制。就从课程上开始。”
“所有人现在都写下自己想学什么。宫学就会派人去请这方面的当世名家来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