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京报的作用(2 / 2)
这说到他心坎里了。
他为什么不敢乱动,装聋作哑。因为很多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管皇帝昏庸不昏庸,中枢大部分政权发出点都是好的。因为在中枢的人对天下局面最了解,他们秉承着将江山社稷传承下去的想法。很多政策的出发点,就是解决朝廷弊政。
但问题是,这些弊政能延续下去,在地方上是有一大批既得利益者的。
所谓清除弊政,自然是伤害到他们的利益。
百姓们常说,皇帝是好的,
“但如果报纸能够通过驿传体系,传播到大夏每一个地方。让任何识字之百姓,都知道朝廷之用意。此辈还能欺上瞒下?”
“纵然能欺上瞒下。难道没有一二有志之士,愿意为朝廷效力。”
皇帝眼睛越来越亮了。
他太懂政治斗争了。
皇帝发现有了报纸这个平台,他的权威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所谓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在权力斗争中也是。
任何人只为自己的权力来源者负责,我的老大的老大,不是我的老大。
在皇帝这里其实也一样。
当今天下,不管哪个派系,都在说自己是皇帝的忠臣。他们头部几个大佬们,所作所为,也是围绕着皇帝转的。
绝对没有将皇帝干翻的逆臣。
但中枢,到省,省到府,府到县。
每一层都将皇帝本意曲解一些,对命令选择性执行,只执行自己有利的。或者避重就轻。
但凡上过班的老油条,都知道。上级命令,如果百分百执行,将来麻烦会很大的。特别是有些明显影响自己利益的命令。
经过这好几层的扭曲。
县里接到的命令。要么完全不能执行,完全按照命令执行,一定会出大麻烦。必须糊弄过去。
要么已经与皇帝本意,关系不大了。完全变形走样。
这个时候,皇帝该怎么办?
越过整个官僚体系,去处理最末端一级?
没有什么用,下次还这样不说,最
如果说,报纸大量发行,让很多仅仅在高层中传递的消息,让普通百姓都明白。也能让皇帝本意,让更多人知道。
那就不一样了。官僚体系非常庞大,有得意的。就有失意的。
甚至失意的人,更多。他们被排挤在各个犄角旮旯的闲职上,就好像前世的贺重安。
他们一旦揣摩出皇帝本意与地方执行上不服。立即就明白,这其实是一个机会?
拨乱反正的机会?不,东山再起的机会。
皇帝对地方上无能为力,很多事情有力用不上,是因为皇帝权力不够吗?
不,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至高无上的权力,也需要有人去执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