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吕党赵党(1 / 2)
陆荣坐在院子里的石头桌上,就着月色,将宫内宫外,他能打听到关乎贺重安的事情一五一十说道了。
“同学会,报纸-----”赵元品叹息一声,说道:“此非池中物。早晚化龙。”
“可不是吗?”陆荣说道:“他前脚见陛下,卫相后脚就吃了闭门羹,你就得了尚书之位,这里面要是没有问题,我就脑子割下来。”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问赵元品。说道:“赵兄,你是不是与贺重安有关系?”
“没有。”赵元品说道:“不过可以有。”
陆荣不由吃惊,说道:“这不好吧。”
文官与勋贵之间,其实有一道无形的界限的。双方本能的保持距离。
不仅仅是政治潜规则,但也是双方彼此都瞧不上对方。
文官觉得勋贵都是一群二世祖。有此高位,都是因为祖荫,其实都是无能之辈。
勋贵觉得文官都是一群腐儒,而且对朝廷有二心,只有门户私计,哪里如他们一样,与国同休,没有人比他们更忠于朝廷了。
而今赵元品的用意是要打破这个界限了。
“没有什么好不好的。”赵元品说道:“有些事情,你不知道,其实文武内外,哪里有那么泾渭分明,在朝廷上要做成事情,枢密院那边不能不通气。当年吕师与南海郡王关系就不错。”
“我们现在局面,要拨乱反正,重振朝纲。就必须有助力。”
“卫贼势大。不得不加以行权。”
“我如果没有判断错的话。”赵元品说道:“卫贼不会让我这个刑部尚书好过的。”
陆荣沉默片刻,说道:“我这里有一个不知道真假的消息。”
翰林院虽然是穷衙门,但消息特别灵通。一来是因为翰林院是朝廷储才之地,很多人都是从翰林院起飞的。有关系在。
二来,翰林院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整理朝廷各方文档。将来编实录的时候都要有。还有很多朝廷政令,都是翰林院草拟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边诏令还没有下来,陆荣就知道了。
“什么事情?”
“吏部派人紧急调了很多人的档案。说是补刑部的缺。”
“这不就是了。”赵元品说道:“我还没有上任,
“我们什么也不做,岂不被动之极。”
“那我们该怎么做?”
赵元品沉吟片刻说道:“等诏令一下来,我就去找越王。”
“越王?”陆荣大吃一惊,说道:“这不好吧。”
越王之所以在内阁混不开,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不是文官出身,没有功名,与很多文官都不是一个路数上的。与越王走得近,很容易被文官士大夫视为叛徒。
越王在能否定一些事情,但决计不可能办成某些事情。
所以越王才一次又一次找皇帝。
“有什么好不好的?”赵元品语气冷的如冰,说道:“非常之时,有非常手段。”
陆荣这才发现,自己这位赵兄与之前,已经不一样了。
十年蛰伏,两人都不复当初的热血了。
陆荣功名心更重了,否则不会一得到消息,就来通报,无非是想与赵元品重修旧缘,将来好谋一个更好官职。
而赵元品不一样的。
赵元品用十年时光,将自己磨成一柄剑。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