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下车伊始(1 / 2)
“陶兄,你准备怎么对付贺重安?”
“怎么能说对付?”陶牧淡然说道:“不过,让中枢的老爷们,知道一下我等的苦楚而已。”
“大家相互体谅。相忍为国而已。”
所谓相忍为国,就是为了国家,与大义,你忍一下我。
陶牧纵然得了这么大的好处。但也绝对不会亲自下场。
作为地头蛇,有太多手段,让贺重安寸步难行。
贺重安来江南,就是自投罗网。
*******
一过长江,江南繁华就到了眼前。
两岸村落不绝,农田相接,白墙青瓦的房子,随处可见。与江北以茅草土胚房为主,决然不同。
大小河道,相互勾连。千支百脉中,无数大小船只穿梭。
船只大的,就好像贺重安的座船,宽三丈,长数丈,宛如一座水上阁楼。除却主河道,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
但小船就多了。
最小的船,一人用撸而行。船上堆着几百斤货物,沿河叫卖。
卖藕,卖笋,卖花,卖菜。
几乎无所不有。
这匆忙的河道,就好像繁华大街一样,这些河上小贩,就是沿街叫卖。
临近苏州,房子更是多了一些,无数房子临河而建,或引出河道,或建有码头。
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船。
就好像私家车一样。
“这就是江南啊?”贺重安说道:“江南繁华甲天下,名不虚传。”
“江南百姓最为难治。也是名不虚传。”郑邦基咬牙切齿的说道。
在江南这一段时间,郑邦基简直要被气疯了。
他还什么都没有做。
单单是走漏风声,就让他在江南寸步难行。
如果不是郑邦基身份尊贵,对面有分寸。郑邦基都怀疑,对面会不会让自己失足落水?
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贺重安在江北缓缓而行。郑邦基从书信上已经知道贺重安这样做的目的。
但依旧忍不住。
“贺兄,你说怎么办?我已经叫来数位叔伯,就在海上,只有你一声令下,要多少人,有多少人。”
“三哥,你擅自调兵?”郑九娘吃惊说道。
“九娘,你不懂。”郑邦基语气深沉。
贺重安会意,南海驻军,水师都是南海郡王麾下。但到底是朝廷的兵。南海郡王没有正常理由,根本不可能进行跨区域调动。
但郑家这种第一代崛起的将门。郑万年在手中轻轻一松,就有一支人马,更何况,郑家还经营海上生意,也需要一些武装力量。
“不至于此。”
“你心大,你难道不知道,现在苏州城就是一场罗网,就等你入局了?”
贺重安轻轻一笑:“我当然知道了。”
侍从司与越王的关系网,将很多消息,源源不断报给贺重安。
贺重安人还没有到苏州。对苏州的局面谈不上了如指掌。但也不是两眼一抹黑。
“但你知道我们最大优势是什么?”
“什么?”
“朝廷之威,堂堂正正之势。”贺重安说道:“不管什么局面,我都不会让,也不会躲。只要苏州是朝廷的天下,这都是鬼蜮伎俩。”
郑邦基不知道贺重安有什么准备。但贺重安这么一说。他就放下心来。
似乎,本能觉得,无论什么样的事情都不可能难住贺重安。
远远地看苏州码头上黑压压的人群。
不等船靠岸,就听见无数人高喊:“青天大老爷,请给我们一条活路吧。”
这一声,就好像是发令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