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好戏开场(1 / 2)
为首一个老者振作精神,说道:“我等听闻,朝廷欲将海贸之事,尽归内务府,我等小民,赖海贸为生,朝廷此举,是夺我生计。我等活不下去了,还请钦差大人开恩,上秉朝廷,收回成命。”
身后所有人都跪倒在地,语气中带着哭腔,说道:“请大人开恩。”
“请大人为我们作主。”
一时间,人声鼎沸。
贺重安却没有直接回答。
“熊大力。”
事先叮嘱过熊大力,熊大力自然知道该怎么办,与几十个贺家家丁齐声大声,将老者的话重复一遍。
军中亲兵有一项任务,就是传话。
大战之时,场面太混乱,将领即便嗓门再大,声音也很难传远,就必须有亲兵齐声大喊。
这不过是基本功而已。
只是陶牧不明就里,忍不住问道:“贺大人,这是------”
“没什么。不过我看有这么多百姓,都挺感兴趣的。我总不能让他们白来一趟。好歹让他们听个响。”
“你说对不对。”贺重安笑眯眯的看着陶牧。
陶牧赔笑道:“对,对,对。”
只是低头的时候,目光却冷如刀光,心中暗道:“贺重安搞什么鬼?”
贺重安来之前,其实就在思索,如何扭转江南的舆论风向。
江南一带所有报纸,其实都是士大夫们的舆论阵地,贺重安想要影响到,很很困难的。
只能通过吴家来办。
但吴家在帮贺重安这一件事情,是有些犹豫的。
吴守中在京城,对长兴吴家只能遥控。而长兴吴家的也难免受到其他士大夫家族的人,不会轻易下注的。
所以打开局面,有些困难。
而今看来,陶牧闹出这一场,分明是给贺重安搭建好了舞台。
贺重安自然要将事情搞得越大越好,让苏州百姓更多知道这一件事情。
更多知道自己的政策为好。
“你说的事情,我不知道的。”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抬起头来看着贺重安。
他们之前听到的风声,可不是这样的。
唯有熊大力在贺重安话音刚落,都就大声重复,声音在苏州城上徘徊。
外面的百姓也都听见了。
“朝廷是有政策。但绝对不是夺小民衣食。”
小老百姓才有几个钱,夺来有什么用?
“朝廷的政策是,从今天开始江南织造,景德镇官窑,等内内务府下辖机构,今后直接参与到海外贸易。”
“与百姓无关。如果诸位货物卖不出去,可以直接转卖给内务府。内务府包销。”
熊大力等人依旧大声重复。
远远在外面听见这话的陆嵩,忍不住大骂:“卑鄙。”
可不是啊。
郑家每年采买的份额是有限的,买了别人的,就不能买自己的。
更何况,陆家等家族转运的货物中有很多本来就是内务府,江南织造的。
原因很简单。
这些家族怎么可能苦哈哈,从养蚕,抽丝剥茧,织布开始。这些苦活,累活,不赚钱的活。他们从来是不做的。
他们做的就是最后一道,将货物从各地收上来,然后高价卖给郑家。
与其说他们是贸易商,不如说他们赚得是特权的钱。
因为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丝绸绢帛都是分散在农村各处。
大规模生产,不是没有。只是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