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5章 凿山通水,飞槽渡水(1 / 2)
朝廷最重孝道,这种案子只要捅到刑狱司,就算董家在京城有关系也没人敢袒护。
董光耀会被依法处置。
曹德既不用担任何罪名,还能为民除害。
明明有更加高明的方式,曹德偏要以暴制暴。
一介草民不论对错,只要是官宦子弟,官府中人发生龌龊,板子必然要先打到曹德身上。
若不是汪有道,高师爷和曹德关系不错。
换个人的当县令,曹德恐怕已经进去了。
“晚辈当时只想着尽快除掉董光耀,免得他再害百姓,没考虑这么多,多谢老大人指点。”
“你年轻有胆识,心系百姓,但光有这些不够,做事得讲章法,不能一味蛮干,看你是块可塑之才,老夫才跟你说这些,希望你以后能收敛性子,多想想后果。”
“晚辈记在心里了,以后定当三思而后行。”
曹德诚恳道。
唐清晏点点头,话锋一转道:“董家的麻烦,老夫已经帮你摆平了,他们本想派人来青石村报复,老夫托人给京城的老友递了话,董家理亏,这事就到此为止了,不会再找你们麻烦,你莫要因此愤愤不平,更不得因此而惹是生非。”
曹德连忙起身行礼:“多谢老大人出手相助,晚辈无以为报,今后老大人有任何差遣,晚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唐清晏大概率是想培养一个得力人手,曹德正好顺势表忠心。
唐清晏笑着摆手道:“坐下吧,老夫帮你也是为了这一方百姓,你在当地威望很高,把保境安民做好,就算是报答老夫了。”
曹德眼圈一转,说道:“多谢老大人抬爱,晚辈确实想为县里百姓做点实事,这些日子一直在琢磨一件事,想向老大人请教一二。”
“哦,什么事?”
唐清晏随口问道。
“白河县周边土地肥沃,按理说该是北地粮仓,偏偏大部分良田都荒着,只因为一个字,水。”
原打算下月再说,既然今天碰上了,索性择日不如撞日。
唐清晏刚刚那番话,不见得全都是敲打和提醒。
或许也有考察曹德的意思在里头。
唐清晏点点头。
常人眼中,北地凉州属于不毛之地,夏季风沙漫天,冬季大雪飘飘。
干旱天灾,兵连祸结不断。
唯有当地人和官府清楚,凉州并非都是不毛之地。
有着一大片千里沃土。
而这片沃土,恰恰就在二人脚下。
以白河县为起点,土地肥的流油。
得益于一座常年积雪的大山。
冰雪融化,形成了大片绿洲和肥沃耕地。
西戎称这座山为天之山,汉人则称呼它南山。
南山与百兽岭遥相呼应,中间地带又被称为河西走廊。
古云有云。
八百里秦川,不如一个庆阳原。
“时过境迁,当地河床越来越低,田地比河床高出一大截,雪水流不到地里,只能眼睁睁看着良田荒废。”
唐清晏话中满是惋惜。
曾经的千里沃土,如今即将成为新的不毛之地。
“晚辈这些日子四处勘察,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能够让雪水重新灌溉土地。”
“什么办法!”
唐清晏大喜过望。
“凿山通水,飞槽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