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第一夜(1 / 2)
送走李大海,我独自留在了这间简陋的宿舍里。午后的阳光勉强透过小窗户,在水泥地上投下几块斑驳的光斑,空气里的霉味似乎也因为这光线的照射而活跃起来,更加清晰可辨。
我挽起袖子,开始动手收拾。没有叫服务员,也没有麻烦办公室的人。扫地,擦桌子,整理那张吱呀作响的木床,把从省城带来的几件简单行李归置好。清薇给我准备的布包里有干净的床单被套,我铺上床,瞬间有了一丝属于“家”的微弱气息。
汗水很快湿透了衬衫。看着虽然依旧破旧,但总算整洁了一些的房间,我长长舒了口气。身体上的劳累,反而让精神松弛了不少。
李大海办事效率很高,下午就派人送来了一个崭新的蜂窝煤炉子,一摞黑乎乎的蜂窝煤,还有火钳、火钩等一应工具。送货的是个老师傅,很热心地教我怎么生火、封火。
“县长,这玩意现在城里早不用了,也就我们这穷地方还用。”老师傅憨厚地笑着,露出被烟熏得发黄的牙齿,“不过便宜,耐烧,就是麻烦点,还得担心煤气中毒。”
我谢过老师傅,看着他熟练地把炉子摆放在厨房门口通风的地方。这黝黑的铁炉子和蜂窝煤,像两个时代的印记,突兀地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傍晚,我没有去食堂,决定自己动手,用这炉子做第一顿饭。生火是个技术活,我折腾了半天,弄得满手满脸都是煤灰,才终于把火引燃。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带来一种原始的温暖。
我煮了一锅简单的面条,就着清薇腌的酱菜。坐在小客厅那张摇摇晃晃的餐桌前,听着炉子上水壶发出的滋滋声,吃着这顿堪称寒酸的晚餐,心里却异常平静。
这里没有省城应酬的酒桌喧嚣,没有文件山会的压抑,只有最真实的、属于一个人的寂静。这种寂静,让我有机会真正沉下心来,思考未来。
白天看到的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和文件,像电影画面一样在脑海里回放。拖欠的教师工资,破损的道路,浑浊的青云河,还有那块歪斜的县界牌……千头万绪,问题成山。
从哪里入手?
马胜才的态度暧昧不明,班子其他成员心思各异。财政没钱,是一切问题的核心。
是先去跑资金、要项目?还是先内部挖潜,整顿吏治,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