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第一个决心(1 / 2)
清晨,我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去办公室,而是让李卫国开车,再次去了那块位于招待所后面的荒地。
冬日的早晨,寒气逼人。荒地上覆盖着一层白霜,枯黄的杂草在风中瑟瑟抖动。二十亩地,静静地躺在山脚下,远处是起伏的丘陵和朦胧的晨雾。这里确实偏僻,远离县城中心,周围只有几户零散的农居。
孙前进说的没错,如果按照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或者工业用地思维,这块地确实没什么吸引力。但是,当我站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呼吸着清冷而纯净的空气,看着远处山峦的轮廓,一个念头却越来越清晰。
青云县穷,但生态好,山水资源就是最大的本钱!为什么一定要走污染环境、牺牲资源的老路?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活法”?
“卫国,你觉得这块地怎么样?”我裹了裹大衣,问站在身边的李卫国。
李卫国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问他这个问题,他挠了挠头,憨厚地说:“县长,这地……荒着怪可惜的。要是能整平了,种点啥,或者养点啥,应该也行吧?就是离城远了点,干啥都不方便。”
“种点啥?养点啥?”我重复着他的话,眼睛却亮了起来。“对!就是种点啥,养点啥!但不是普通的种和养!”
一个初步的构想在我脑海中迅速成型:将这块地与周边更大范围的山林、坡地统筹规划,引入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或者旅游开发公司,打造一个集生态农业、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绿色生态示范区!
前期可以种植高附加值的有机蔬菜、水果,养殖特色禽畜;中期可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打造品牌;远期可以结合山水资源,开发民宿、康养项目。这样,既能盘活闲置土地,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增收,又能改善生态环境,为青云县探索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
这个想法让我兴奋起来。这不仅仅是解决一块地的问题,更是为青云县未来的产业发展,投下的一颗问路石,树立的一个风向标!
当然,我知道这很难。需要招商引资,需要配套政策,需要基础设施投入,更需要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很多人可能更倾向于来钱快的、但可能有污染的工业项目。
但这,正是我的第一个决心:绝不以牺牲环境和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要走,就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
从荒地回来,我直接去了县委,敲开了马胜才书记办公室的门。
马胜才正在泡茶,看到我这么早过来,有些意外:“林县长?这么早,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