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重演土木堡之变!?(2 / 2)
“诸位方才还愁手中无可用之兵,如今这不是天赐良机?”
“你是想重演土木堡旧局,引蒙古人入局动手?”
周顺昌瞬间领会了陈良训的意图——借他人之手行非常之事。
虽有风险,但若成功,幕后之人便可全身而退,无人知晓真相。
陈良训朝他轻轻颔首,正是此意。
接着他又缓缓开口:
“大同总兵杨洪与那些蒙古部落往来频繁,暗中有诸多交易。”
“那些蒙古人所需铁器、食盐,皆由杨洪供给,甚至盔甲兵器也高价出售,毫不避讳。”
“更值得注意的是,那皇帝似乎已察觉蛛丝马迹,特命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朝辅前往塞外蒙古各部,名义上是安抚,实则极可能另有图谋。”
“否则,区区几个边外部落,何须动用贴身重臣前去周旋?”
“其中必有隐情,只是我们尚未得知。”
听到此处,众官员对陈良训无不心生敬佩。
这些秘辛他们闻所未闻,而他却洞若观火。
果然,世家底蕴之深,远非寻常官吏所能企及。
陈良训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顺势而为,设局布局,将杨洪与那些心怀异志的蒙古人,都纳入棋盘之中。”
一位年迈官员听完,默默点头,心中已有决断——此事值得冒险一试。
“此计可行,既然有了突破口,便不必再费力周旋其他势力。”
“只要能将杨洪与那些蒙古人握在手中,事情已有六分把握。”
众人默然点头,心中权衡过后,皆认为这是当前最稳妥的出路。
唯一的难处在于,他们只能静观其变,无法如从前那般随意布局。
以往可随意制造意外,让人无声无息地消失,如今却不得不按捺不动。
陈良训见众人首肯,便挺身而出,揽下此事。
拉拢杨洪并非易事,需投其所好,又得设下暗线,令其心存顾忌。
唯有他亲自出面,才能牵上线头——那联络之人,正是他的同乡旧识。
至于蒙古那边,他们并不担忧,只需金银开道,许以厚利,自会俯首听命。
……
蓬莱。
戚金手持密信抵达时,袁可立派出的船队已截获毛文龙私运的铁证。
张度出海未满两日,便在洋面遇一商船,悬挂朝鲜旗帜,名义上是朝鲜商人所乘。
登船搜查后,竟发现舱中堆满兽皮,更有貂、虎等贵重毛料。
经审问得知,船上人员皆为毛文龙私养家丁。
袁可立确认属实,本欲立即上奏,请皇帝裁决。
他心中早已定论:此人不可纵容。
奏疏草稿中赫然写道:
“毛文龙私欲膨胀,若任其坐大,必成边疆之患,恳请陛下即刻罢免其职。”
然而奏本尚未发出,戚金已携朝鲜使臣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