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初试牛刀,孙书记头顶的灰色关系网!(2 / 2)
十年前,省委组织部的一间办公室里,时任某处副处长的温鸿图,将一份推荐材料,递交到了领导的案头。那份材料的封面上,写着的名字,正是“孙明哲”。
……
“因果标签:同窗之谊、举荐之恩”
原来如此。
林渊瞬间明白了所有。
难怪孙明哲在对待江城大学的问题上,态度总是那么暧昧。难怪他会“好心”地提醒林渊,温鸿图背景不简单。
那不是提醒,是警告。
他不是在担心林渊,他是在担心林渊这把不受控制的刀,会斩断他灰色网络里一根至关重要的线,会让他欠下的“人情债”,无处安放。
一股强烈的眩晕感和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来。眼前的景象开始天旋地转,无数杂乱的丝线与光影,几乎要将他的理智撕成碎片。
林渊猛地闭上眼睛,强行切断了“正气之眼”的运转。他伸出手,扶住冰冷的墙壁,大口地喘着气,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这双眼睛的力量,远比他想象的更强大,消耗也远比他想象的更恐怖。
他没有再去看那扇近在咫尺的门,更没有了进去汇报工作的想法。
现在进去说什么?
说“书记,我看到你和温校长之间有一条线”,还是说“书记,请您大义灭亲”?
那只会让孙明哲立刻将自己视为一个最危险的、必须被清除的不稳定因素。
林渊转过身,脚步有些虚浮地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走廊里,偶尔有工作人员经过,看到他脸色苍白,关切地问:“林书记,您没事吧?是不是太累了?”
“没事,熬了一宿,有点乏。”林渊摆了摆手,挤出一个笑容。
回到办公室,他关上门,将自己重重地扔进椅子里。整个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他第一次感到,前方的道路,是如此的艰难。
他要面对的,不再是陈光、赵凤年那种可以被明确定义的敌人。他要挑战的,是一个由无数“好人”、“体面人”用人情和面子编织起来的、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的体系。
而他的顶头上司,就是这个体系的忠实维护者。
这条路,该怎么走?
他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从外部强攻,必然会遭到整个体系的反弹。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内部,找到那个腐烂的核心,然后用最精准、最致命的一击,让它自己从内部崩塌。
就在这时,桌上那部红色的内部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林渊拿起听筒,里面传来石磊压抑着怒火的、无比清晰的声音。
“书记,我们的人,被挡回来了。”
林渊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说具体点。”
“我派了两个最稳重的同志,以督查组的名义去江城大学,要求约谈相关人员,并调阅李浩的档案和张承安的科研资料。”石磊的语气里满是憋屈,“结果,对方派出了校办主任王建民,就是昨晚在医院碰到的那个。那家伙满脸堆笑,嘴上说‘全力配合’,可行动上处处设卡。”
“他们说什么?”
“他们说,学校有自己的调查程序,学术上的事情,纪委的同志可能不太了解,容易引起误会。还说什么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学校的声誉,暂时不方便接受外部调查。”石-磊顿了顿,声音更冷了,“最可气的是,他们还搬出了‘学术自由’这块牌子,说这是大学的根基,任何行政力量都不能粗暴干涉。”
林渊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好一个“学术自由”。
当它被用来保护真理时,它是圣殿的穹顶。当它被用来包庇罪恶时,它就是最肮脏的遮羞布。
“书记,”石磊继续说道,“我的人还打听到一个消息。王建民在把我们的人挡在门外后,立刻就去向温鸿图做了汇报。据说,温鸿图听完后,只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
电话那头,石磊深吸了一口气,一字一顿地复述道:
“‘一个毛头小子,真以为办了两个武夫,就能来撼动斯文了?让他闹,闹得越大,摔得越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