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1 / 2)
曹操心知,诸葛亮苦心培育的这支劲旅,其弱点竟在一役之间就被刘锋识破。而此前从未有人能发现其中端倪。
刘锋此人来历成谜,历朝历代都未曾出现过如此人物。他的存在直接动摇了各方诸侯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令无数人未战先怯,壮志未酬便已梦碎。
曹操此刻也不免担忧自家精锐的弱点会被刘锋看穿。若真如此,恐怕终将步刘备后尘。当务之急仍是加速壮大自身势力,广募天下壮丁加以训练。纵然刘锋再强,也难敌千军万马。
古语有云:猛虎不敌群狼。刘锋便是那只猛虎,而曹操势必要成为统领群狼之人,唯有如此方能觅得胜机。
但刘锋是否会给这样的机会,恐怕难以预料。此人的深谋远虑,绝非表面看来这般简单。
禀丞相,容在下返回禀明主公。若得应允,定当再来复命。
刘备的信使匆匆踏上了归途。
丞相所提193年之约,刘备未必会应承。
即便刘备不允,不是还有诸葛亮吗?难道连孔明也看不出当下局势?
确实,孔明必然心知肚明,只是关键在于能否说服玄德公前来。
文若不必忧虑!有孔明在,玄德公定会应允。
丞相明鉴。不过若不能妥善安置,日后恐成大患。**此人野心绝非眼前所见,虽势力最弱,志向却最为远大。若不加以制衡,后患无穷。
此事确需重视。玄德虽有雄心,但只要孤尚在,他便掀不起风浪。当今天下英雄,除刘峰外,无人堪为敌手。
什么?要我军听其调遣?曹孟德这是要吞并我军!
主公误会了。我军仍由您统领,只是战时需配合曹军行动。
荒谬!联盟当以平等为基,岂能沦为附庸?如此结盟,与自取**何异?
主公明鉴。如今刘峰步步紧逼,除曹公外无人可依。若再迟疑,恐悔之晚矣。
孤岂不知处境艰难?但若要向曹操俯首称臣,绝无可能!
主公容禀。曹公正是忌惮您的雄心,才要设防。他既需联盟共抗刘峰,又恐日后反受其制。此乃...
军师且详述之。
(
荆州一战后,曹操见识了我们训练出的特殊士兵。但刘峰在战场上看破了这些士兵的弱点,使我们陷入如今的困境。刘峰的强大天下皆知,而他那过人的智慧与骇人的战力,更是世间独一无二。
军师所言极是,刘峰确实令人畏惧。他的军队所向披靡,武艺无人能敌,如今连战场谋略也难逢对手。
正是如此。他能洞悉我军破绽,而我却看不透他的布局,足见其才能在我之上。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完全无法对他构成威胁。曹操深知这点,也明白自己单独难以对抗刘峰。他需要的是真心结盟的盟友,而非当年十八路诸侯那般各怀鬼胎之辈。那些人都错了,他们都低估了刘峰。
那场战争至今想起仍令人心惊,对天下人来说实在太过惨烈。
不错。曹操需要的正是主公这样的盟友——怀有雄心壮志之人。唯有拥有野心者,才会不顾一切达成目标。面对刘峰时才不会畏缩。正因看透主公的抱负,曹操才选择与您结盟。
难道曹操已知我的志向?
主公的抱负天下有目共睹。单凭主公不凡的气度,曹操便知您定会竭尽全力与他联手对抗刘峰。
军师说得对。若与曹操结盟,我必全力以赴,与他共同对付刘峰。
**“没错,曹操正是看透了主公的这一点,所以才甘愿冒险结盟。他深知,一旦联盟成立,若不能将主公关牢,未来必成心腹大患。但曹操又自负其能,认定自己定能将主公牢牢捏在掌心。”
**——**
“呵,曹操未免狂妄过头,真当我刘备是任人摆布的傀儡?他这般算计,迟早害人害己。”
**——**
“主公英明!曹操自知无法彻底掌控您,才强令按他的路线出兵。唯有如此,他才能借调兵之权监视我军动向。说到底,他不过是要将主公的一兵一卒,都置于他的眼皮底下。”
**——**
“即便在他监视下,我照样能暗度陈仓。”
**——**
此刻的刘备,心底掠过一丝倨傲——他认定曹操智不及己,更笃定自己绝不会沦为曹操的棋子。
**——**
可世人皆知:刘备之才远逊曹操。论谋略,曹操当世罕有敌手。当年司马懿蛰伏至曹**后才敢展露野心,便是明证。
**——**
这场曹刘联盟看似合力抗敌,实为暗潮汹涌的博弈。但面对共同大敌刘峰,他们别无退路。
**——**
“主公,这是同意曹操的条件了?虽说束手束脚,但至少……能换得喘息之机。”
**——**
**此刻的刘备,已无选择的余地。弱肉强食之世,弱者从来只配被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