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反应激烈的美国人!(1 / 2)
飞机穿越云层,向着美洲大陆疾驰。
机舱内,林浩然闭目养神。
至于利国韦,依旧在研读资料,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
在香江的时候,恒声集团便已经通过对花旗银行进行调查,获得了大量的资料。
这些资料钉装在一起,便成了一本厚厚的书籍,高达数百页之多。
作为全球化最高的银行之一,这家从1812便创立的国际金融巨头的历史,显然要比汇沣银行这家香江百年银行要丰富得多。
利国韦沉浸在花旗银行那悠久的历史中,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1812年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他仿佛看到了花旗银行的创始人们在简陋的办公室里,为了银行的未来发展而激烈讨论;
看到了银行在历次经济危机中艰难前行,却始终屹立不倒;
看到了它如何从一个地方小银行逐步发展成为全球金融巨头,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走向。
“老板,花旗银行的历史简直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或许是看累了,利国韦放下资料,有些感慨地对林浩然说。
“它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机遇,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我们恒声集团虽然在香江乃至亚洲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算得上是亚洲金融巨头了,但和花旗银行这样的国际巨头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林浩然微微点头,目光望向飞机窗外的朵朵白云,陷入了沉思。
随后,他回过头来,笑着对利国韦说道:“利总,你说得对,但我们不该畏惧差距,而要将它视为前进的动力。
花旗银行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它的全球化视野和风险管理能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何叔叔多次向我称赞你的才干,认为你是接替他执掌恒声集团的最佳人选,我完全相信他的判断。
这次安排你在花旗担任执行董事,不仅仅是代表我在花旗银行的利益,更希望你能在这里汲取国际顶尖银行的经营智慧,为将来接手恒声集团执掌权打好基础。
好好把握这个机会,不仅要熟悉花旗的运作模式,学习它如何将银行彻底国际化,更要建立起自己的人脉网络,待你学成归来,恒声集团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利国韦郑重地点头:“老板的良苦用心,我明白了,一定不负所托。”
“很好。”
林浩然望向窗外一闪而过的云层,继续说道:“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恒声集团定能在世界金融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对了老板,在汇沣银行日本分行的时候,我收到何董传来的消息,花旗银行董事长沃尔特·瑞斯顿先生将会亲自到机场迎接。”利国韦汇报起另外一件事情。
林浩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嗯,我知道了。”
“看来,瑞斯顿先生非常重视与您的这次会面,或者说,非常重视您这位新晋的‘核心决策者’。”利国韦分析道。
林浩然唇角微扬:“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沃尔特·瑞斯顿是想用高规格的礼遇,定下合作的基调,顺便安抚一下可能存在的内部异议,我们得准备好,一下飞机,就是战场。”
十几个小时后,飞机顺利抵达纽约上空,随后,在肯尼迪国际机场平稳降落。
当舱门开启,林浩然带着众人走下舷梯时,眼前的阵仗确实令人侧目。
以花旗银行董事长沃尔特·瑞斯顿为首,近十位核心高层组成的迎接团队赫然在列,其中未来将执掌花旗的约翰·里德也站在瑞斯顿身侧,面带微笑。
一排黑色的凯迪拉克豪华轿车静候一旁,身着黑色西装的安保人员神情肃穆,组成了严密的人墙,将闻风而至的少数媒体记者隔绝在外。
“林先生,欢迎再次来到纽约!”瑞斯顿上前一步,热情地伸出手,声音洪亮,“我代表花旗银行董事会和全体员工,对您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瑞斯顿董事长,您太客气了。”林浩然与之有力一握,笑容得体,目光与瑞斯顿身后的约翰·里德等人一一交汇致意。
闪光灯顿时亮成一片,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花旗银行掌舵人亲自迎接一位如此年轻的华人大股东。
然而,在林浩然敏锐的感知中,这份热烈之下潜藏着暗流。
他注意到几位高层脸上公式化的笑容略显僵硬,眼神中带着审视与好奇,而非全然的热忱。
更让他留神的是,在机场出口不远处,停着几辆看似普通的雪佛兰轿车,车窗深色,但车内人的姿态与普通接机者迥异,更像是官方观察人员。
“FBI?还是财政部的人?”林浩然心念电转,表面却不动声色。
美国官方对这笔涉及金融核心领域的交易,果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哪怕只是一个执行董事位置而已。
可以想象,如果他真的花费大资金去经营海丰银行,必将面临更加严苛的审查与阻力。
所以,将海丰银行这个烫手芋头甩给花旗银行,换取适合自己的利益,显然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
前往曼哈顿下城酒店的加长林肯车TowCar内,沃尔特·瑞斯顿与林浩然同乘一车。
“林先生,我们此次的合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沃尔特·瑞斯顿率先打开话匣:“花旗银行一直秉持开放、全球化的理念,您的加入,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体现。
我们坚信,您的视野和经验,将为花旗的全球战略注入新的活力。”
林浩然颔首微笑,应对自如:“花旗的魄力令我钦佩,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逆转,强强联合才能引领未来。
我很期待与沃尔特·瑞斯顿先生以及花旗优秀的团队共事,开拓更大的市场。”
两人的交谈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但言语间的机锋与试探,唯有当事人才能体会。
当天晚上,林浩然住进了熟悉的万豪酒店。
这还是他第二次住进这个在花旗银行总部大厦隔壁的奢华酒店。
说起来,这是他从1979年以来,第四次来纽约了。
第一次的时候,是1979年的6月份,当时住进了华尔街希尔顿酒店。
到1979年12月,他再次来了一趟纽约,住进的正是现在所住的万豪酒店。
第三次来纽约,已经是1980年的12月份了,而当时来美国的原因,便是因为苹果公司上市,他住进了时代广场的丽思卡尔顿酒店。
如今,再次来到纽约,再次住进这家熟悉的万豪酒店,林浩然不禁有些感慨。
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从一个需要亲自来华尔街寻找机会的年轻商人,成长为能够与花旗银行董事长平起平坐的重要股东。
这种身份的转变,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郭晓涵首次以林夫人的身份跟随林浩然到达美国,举手投足间既带着几分初来乍到的拘谨,又难掩内心的雀跃。
她小心翼翼地挽着林浩然的手臂,一双明眸好奇地打量着酒店奢华的大厅,却又时刻注意保持着得体的仪态。
利国韦将自己的行李安置妥当后,来到客厅向林浩然汇报:“老板,刚才瑞斯顿先生的秘书来电确认,明日上午九点将在花旗总部举行正式的董事任职仪式,随后召开特别董事会,这是会议议程。“
林浩然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目光在几个议题上稍作停留:“看来明天又是一场不简单的会议。
利总,你准备一下,届时你将以我的特别助理身份列席会议。“
“明白。“利国韦郑重应下,“我已经整理了花旗近期的主要业务数据和各区域市场的表现,随时可以为您提供参考。“
林浩然满意地点点头,走到落地窗前。
夜幕下的纽约灯火辉煌,隔壁的花旗银行大厦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他知道,明天的会议将是他正式踏入华尔街核心圈子的第一步,也是检验他能否在这片金融沃土站稳脚跟的关键一役。
“早点休息吧,明天我们要以最佳状态出现在花旗董事会。“林浩然转身对利国韦说道。
待利国韦离开后,郭晓涵才轻声问道:“浩然哥,明天我需要准备什么吗?“
林浩然闻言,笑道:“不用,你就跟着长长见识就好了。”
实际上,作为郭河年亲侄女的郭晓涵,又跟着叔父学习了两年的企业管理,什么大世面基本都见过了。
郭晓涵闻言,浅浅一笑。
作为郭河年的亲侄女,她从小就在商业世家长大,这两年更是在叔父身边学习企业管理,确实早已见惯了各种场面。
只是这次以林浩然夫人的身份出席如此重要的国际场合,让她格外在意自己的表现。
“我明白的。“她轻声应道,优雅地整理了一下裙摆,“不过这次不一样,这是我第一次以你的夫人身份出席这么重要的场合,多少有点激动。“
林浩然欣赏地看着她得体的举止,温和地说:“保持你平时的从容就好,华尔街这些人的太太们,也不过是披着华丽外衣的普通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