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超级财阀:我收购的洋行有点多 > 第802章 反应激烈的美国人!

第802章 反应激烈的美国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转眼间,一晚上过去。

次日,上午八点多钟,花旗银行总部大厦,宏伟的新闻发布厅。

全美的目光聚焦于此。

、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美联社……

数家电视台早已经架起了电视直播设备,对准着发布会中央的主席台。

几乎所有主流媒体的标志都出现在现场,长枪短炮对准主席台,气氛庄重而热烈,却又暗藏着一触即发的质疑。

发布会由花旗掌舵人沃尔特·瑞斯顿亲自主持。

他首先回顾了花旗银行的辉煌历史,阐述了面向未来的战略规划,然后,重点来了。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是一个值得载入花旗史册的日子。”瑞斯顿声音沉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大厅,“我们非常荣幸地宣布,经过与汇沣银行及其母公司恒声集团达成交易,海丰银行正式成为花旗银行的一份子。”

在双方律师团队的见证下,林浩然与沃尔特·瑞斯顿在股权转让文件上签字。

工作人员适时展示了一张被放大的、象征性的“支票”,上面标注着1.5亿美元的首笔现金支付金额。

此外,代表3%的花旗银行股权证书也一并交到林浩然的手中。

刹那间,闪光灯如同银河倾泻,几乎要将台上的人淹没。

紧接着,沃尔特·瑞斯顿抛出了真正的重磅炸弹:“基于林浩然先生卓越的商业成就以及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深刻洞察,并经花旗银行董事会一致通过。”

他顿了顿,环视全场,确保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这才继续说道:“我们荣幸地邀请林浩然先生,出任花旗银行常驻执行董事,深度参与花旗银行的全球核心决策!”

“常驻执行董事”、“核心决策权”这两个关键词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现场激起巨大波澜!

记者们一片哗然,交头接耳声四起。

这,绝对创造了一个历史。

谁曾想到,一名华裔,且不是美国国籍的华裔,居然担任花旗银行执行董事?

虽然这些早在十几天前,这笔交易已经被人熟知,可毕竟那只是来自香江的一个新闻,具体细节并没有被完全证实。

如今,在花旗银行总部的正式官宣,无疑是将这则消息彻底坐实,其冲击力丝毫不亚于当初的首次披露。

工作人员庄重地呈上一个特制的、镶嵌着花旗银行徽标和林浩然英文名字的董事铭牌以及任命证书。

沃尔特·瑞斯顿与林浩然再次起身,手持铭牌,面向镜头握手合影。

这一刻,通过直播信号,传递到了全世界。

接下来,沃尔特·瑞斯顿将舞台交给了林浩然。

他调整了一下话筒,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记者们,一腔流利标准的英式英语脱口而出:“感谢沃尔特·瑞斯顿董事长,感谢花旗银行董事会的信任。

站在这里,我深感荣幸,也意识到肩上的责任。”

对美国媒体而言,林浩然也算是一名熟人了。

比如苹果公司上市的时候,作为天使投资人,林浩然凭借投资的一千万美元,不到一年时间,股市价值涨到了两亿多美元。

而当时《金融时报》更是将林浩然评为1980年年度最佳投资人。

全球移动通信正式商业化的时候,林浩然也成为美国媒体的报道主角之一。

在林浩然击败怡和洋行,收购置地集团的时候,也被不少美国商业媒体报道。

所以,在这些媒体记者眼里,林浩然绝对不算是一名陌生的年轻人,而是一位已经在国际商界崭露头角的商业奇才。

“花旗银行,是一个拥有辉煌历史的名字,是美国金融业的骄傲,更是全球银行业的巨擘,能够加入这样一家伟大的机构,对我而言是莫大的荣耀。”

“有人认为,我的加入是一种‘干涉’。”林浩然微微一顿,淡然地笑道:“但我认为,这更是一次‘共建’。

我带来的,并非仅仅是某一个特定市场的视角,我希望能成为连接太平洋两岸,乃至全球新兴市场与成熟金融体系之间的纽带。

我旗下的恒声集团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它在亚太地区乃至欧洲的网络与资源,与花旗银行无与伦比的全球平台相结合,将有望打通资本与业务在全球范围内高效流动性,为花旗开辟前所未有的增长空间。”

“我听到了某些声音在问,一个华人,何以能够成为花旗银行的核心决策者?”林浩然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这句话,顿时让在场的记者们屏息凝神,所有人都预感到接下来的回答将至关重要。

正如林浩然所说的那般,这确实是在场许多人内心中的想法。

毕竟,花旗银行啊,在一百多年的历史里,一直以来,都是他们美国金融界的巨头。

如今,这家金融巨头居然被一名华人侵蚀,这无疑触动了某些人敏感的神经。

这种感觉,其实和他当初想要收购怡和洋行时,那些英资财团的想法是一模一样的。

“我想说,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资本与智慧的流动早已跨越国界,全球化浪潮之下,国籍不应成为阻碍才华与资本合作的壁垒,相反,它应该成为提供多元视角和独特解决方案的源泉。

花旗银行今天的决定,恰恰彰显了其作为一家真正的、面向未来的全球性银行的非凡魄力与战略远见——它选择的,是能力,是视野,是未来,而不仅仅是护照上的国籍!”

这番话,直接将个人任命提升到了“全球化象征”的高度,引发了台下记者们的深深思考。

“我在此郑重承诺,我将恪守花旗银行的章程与价值观,以所有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为准则,履行好我的职责。

我期待,能够运用我在亚太及其他地区积累的经验与资源,助力花旗在新兴市场的开拓、跨境业务的创新以及全球风险管控的优化上,迈上新的台阶。”

林浩然的演讲,逻辑清晰,格局宏大,既有对传统的尊重,又有对未来的前瞻。

更重要的是,他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化解了最敏感的国籍问题,将其转化为花旗银行战略眼光的体现。

很快,这场发布会到了媒体自由提问环节,火药味瞬间浓烈起来。

一位《华尔街日报》的记者率先发难,问题尖锐,代表了典型的“美国骄傲派”疑虑。

“林先生,您强调全球化,但您是否承认,您的非美籍身份,可能会在将来某些涉及美国国家安全或核心利益的金融决策中,影响您的判断?

此外,花旗此举,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美国在全球金融领域主导权的稀释?”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镜头都对准了林浩然。

对于这样的问题,林浩然早已经有所准备,

他面色不变,从容应答道:“这位先生,首先,在我的认知中,作为花旗银行的董事,我的任何判断都只基于一个核心原则,那就是商业逻辑与花旗银行全体股东利益的长期最大化。

花旗银行,首先是全球投资者和客户的花旗,然后才是美国的花旗,我的加入,初衷和目的都是为了增强花旗在全球市场,这其中当然包括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关于‘稀释’主导权的说法,我认为并不准确,这更像是一种‘增强’,让我们共同的平台变得更加强大。”

另一位记者紧追不舍:“林先生,您个人如何平衡您旗下恒声集团与花旗银行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林浩然淡然一笑,展现出极大的格局:“这个问题很好,我需要明确一点:恒声是恒声,花旗是花旗。

作为花旗银行的执行董事,我的法定职责和忠诚,将完全归属于花旗及其全体股东。

当然,我相信,未来恒声与花旗之间存在着广阔的战略合作空间,这种合作是基于公平原则和共同利益的,绝非零和博弈。”

他的应对,滴水不漏,态度从容,逻辑清晰,让许多原本带着质疑而来的记者,眼神中开始流露出欣赏与思索。

这场记者会,透过CBS、ABBC等电视台的直播,传遍整个美国。

而这场发布会,也如同投入美国社会的一颗深水炸弹,引发了全美范围的剧烈震荡和热议。

纽约,一家金融区咖啡馆,几名年轻的交易员和分析师围着电视。

“老天,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华人进入花旗核心董事会?瑞斯顿疯了吗?花旗银行疯了吗?”一个戴眼镜的分析师难以置信。

中西部,一个典型白人家庭客厅,午餐时间,电视上正在播放相关新闻。

父亲皱着眉头,放下叉子:“让一个中国人进入我们花旗银行的核心?这太冒险了!谁知道他是不是……”

正在上大学儿子却不以为然:“爸,这都什么年代了?这叫全球化!新闻里说了,他能帮花旗赚更多钱,开拓亚洲市场。

花旗股价要是因此大涨,你的养老金账户和我的学费不就都有着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