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五铢(1 / 2)
大殿之上,死寂无声。
丞相李蔡此言一出,满朝文武,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
好毒的一箭双雕。
汲黯,是朝堂上那头谁都敢顶的犟驴,尤其看不惯卫青、霍去病这帮军功外戚。
而楚地,偏偏是皇后卫子夫的老家,卫氏宗族盘根错节。
派汲黯去,就是放一头猛虎进了卫家的后院。
查得松了,是“办事不力”。
查得狠了,得罪卫氏,是“动摇国本”。
怎么做,都是错。
这口天大的黑锅,不大不小,正好能严丝合缝地扣在卫家头上。
李蔡的眼底,一丝阴毒的快意一闪而过。
他等着,等着看龙椅上的天子,如何陷入这进退维谷的窘境。
然而,他等来的,是龙椅上一声极轻的嗤笑。
那笑声,像一根冰冷的针,扎进李蔡的心里。
刘彻看着匍匐在地的李蔡,就像在看一只在蛛网上奋力蹦跶,却不知自己早已是猎物的飞蛾。
他甚至觉得有些无趣。
淮南王刘安的谋反虽已平定,但其经营多年的经济网络,如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私铸钱币,就是这只毒虫赖以存活的血脉。
李蔡以为这是捅向卫家的刀。
可在他刘彻眼中,这却是一个将计就计,连根拔起整个淮南余孽经济基础的……绝佳机会。
演戏,已经没有必要了。
“来人。”
刘彻的声音不大,却如惊雷般炸响在死寂的大殿。
“笔墨,丝帛。”
满朝文武,瞬间愕然。
李蔡更是猛地抬头,一股强烈到让他窒息的不安,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不退朝?
不商议?
当场下旨?!
小黄门战战兢兢地捧上笔墨。
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刘彻竟亲自起身,走下御座,取过那支狼毫笔,立于殿中。
整个朝堂,落针可闻。
只能听到笔锋划过丝帛那令人心悸的“沙沙”声。
片刻后,刘彻掷笔。
那份墨迹未干的丝帛,被身旁的内侍展开。
内侍用尽全身力气,才让自己的声音不至于颤抖。
“制曰:”
“其一,命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总督楚、淮、江都三地军务,持节便宜行事!清剿私铸,凡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轰!
人群炸了锅。
不是用汲黯的刀去捅卫青吗?
怎么……怎么把刀的主人,直接派了出去?!
李蔡的脸,瞬间惨白如纸。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内侍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
“其二,擢升大行令汲黯为淮阳太守,总领地方民政,整顿经济,推行新币!”
“新币?”
“什么新币?”
不等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刘彻的目光,穿透人群,落在了队列末尾一个不起眼的身影上。
“桑弘羊。”
桑弘羊出列,从袖中取出一枚崭新的钱币,高高举起。
“陛下,臣以为,当废天下旧币,由朝廷统一铸造新钱!”
“此钱外圆内方,重五铢,称‘五铢钱’!”
“以律法明定,天下交易,唯用五铢!如此,则私铸无利可图,币制之乱,可从根治!”
卫青为刀,斩断毒瘤。
汲黯为盾,安抚地方。
五铢钱为血,重塑经脉。
一环扣着一环,杀招连着杀招!
这哪里是针对卫家,这分明是要将整个南方的经济版图,彻底掀翻,重新洗牌!
“臣,领旨!”
卫青出列,声如洪钟,震得大殿嗡嗡作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汲黯身上。
这位老臣的脸,已经黑如锅底。
“陛下!”
汲黯猛然出列,脖子梗得像一块石头。
“臣年老体衰,恐难当此重任!”
“与军功外戚同流合污,臣……办不到!”
话音未落,卫青身后的几名将领,已是怒目而视,手按上了腰间的刀柄。
刘彻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他再次走下台阶,一步一步,来到汲黯面前。
他没有怒斥,反而亲自扶起这位倔强的老臣,姿态放得极低。
“长孺啊。”
刘彻的语气,温和得令人心底发寒。
“朕知道你的脾气。”
“但如今淮阳已成国之顽疾,放眼这满朝文武,能让朕真正睡得着觉的,只有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