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1 / 2)
陈麟轻笑接话:“若真到那一步,将我交出去,岂不正中淳于越下怀?倘若局势恶化,不如直接除掉淳于越。这老贼不死,后患无穷!”
王翦沉思片刻,郑重点头,苦笑道:“还是先生考虑周全。”
“不过,亲卫一事,淳于越恐怕也想到了。”陈麟说道。
淳于越并非愚钝之人,怎会允许众将领携亲卫返回咸阳?
须知亲卫皆是精锐,这几人麾下亲卫加起来近万之众。
如此力量,淳于越岂能忽视?
王翦一时哑然。
突然——
“报!”
“宫中传召!”
营帐外,亲卫高声禀报。
陈麟与王翦对视一眼,淡淡道:“传。”
一名寺人掀帐而入,目光扫过营内,向陈麟行礼:“参见武安君!”
“直说。”陈麟面无表情。此时传召,想必无甚好事。
多半与亲卫有关。
“监国有令,诸位入咸阳,不得携带亲卫!”寺人尖声宣告。
“遵旨。”陈麟淡然回应。
一切皆在意料之中。
王翦死死盯着寺人,怒火中烧。
好一个监国!
恐怕咸阳早已派出斥候。若亲卫靠近咸阳,他们便无法堂堂正正入城了!
一念及此,王翦只觉心寒。
将士浴血奋战,为国为民,换来的竟是这般对待……
寺人拱手退下。
“砰!”
王贲暴怒,一脚踢飞面前坐垫,须发皆张,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他想破口大骂,却被王翦凌厉眼神制止,只得强压怒火。
蒙武沉声道:“淳于越已察觉端倪,不知在监国面前如何诋毁先生。”
“失去亲卫,如今只能倚仗辛胜与……禁卫军了。周青尘已死,机会仅此一次,不容有失!”王翦语气沉重。
“不如直接率大军兵围咸阳,逼监国交出淳于越?”王贲阴恻恻提议。
他已做好挨骂准备,不料王翦竟沉默不语。
“尚未到那一步。”陈麟笑道。言下之意,众人心知肚明——一切取决于蒙恬带回的消息。若消息不利,那么……
……
第190章颐养天年
夜色笼罩雍城大营。
蒙恬与辛胜副将快步走入营帐,见到蒙恬身边的将领,王翦脸上浮现欣慰之色。
拜见武安君、上将军、大将军!副将恭敬地向帐内众人行礼。
免礼。
谢武安君!
我家将军言明,一切听凭武安君调遣,但望武安君莫负所托!副将郑重说道。
自当如此。
王贲,为将军安排住所。陈麟侧首示意,王贲立即领命。待副将离去后,陈麟转向蒙恬:将你与辛胜的对话再详述一遍。
蒙恬点头,将当时情形完整复述。
王翦听罢颔首:看来辛胜确有诚意。
陈麟笑道:对辛胜而言,此举虽有风险却无性命之忧。他忠于大秦,深知淳于越之害,不过是暂作利刃。即便我有异心,他也能及时制衡。但我的目标,唯有淳于越一人。
章邯那边如何?陈麟又问。
蒙恬露出会心一笑。
甚好!王翦抚掌而叹。
为保万全,令亲卫暗中跟随,保持距离。淳于越即便派出斥候,也不过是京师兵,不足为虑。陈麟沉吟道。此事关乎生死,他不敢有丝毫大意。辛胜尚可理解,但章邯身为禁军统领,竟也甘愿冒险,仕途必将尽毁,其中缘由令他不得不防。
王翦与蒙武亦深以为然。
明日启程,返回咸阳!
遵命!
……
七日后,咸阳城外十里。
陈麟、王翦、蒙武、王贲、蒙恬五人策马并行,身后仅二十余骑相随,黑龙旗迎风招展。一行人沿官道疾驰,直奔咸阳。
章台宫内,淳于越立于扶苏身侧,辛胜正躬身禀报。
启禀监国,武安君等人将至咸阳,不出半个时辰。
淳于越急切问道:辛将军,可曾见到他们的亲卫军?
辛胜扫了他一眼,向扶苏答道:未见亲卫踪迹,斥候探得他们皆留守雍城大营。
淳于越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却又心生疑虑。武安君当真毫无准备?周青尘恐已遭毒手,此事若查,必有痕迹。更何况武安君违抗王命歼灭匈奴,罪责难逃,岂会甘心伏罪?若再查出周青尘之死与其有关,罪加一等,他怎会如此坦然归来?
淳于越目光锐利,凝视着辛胜冷声道:辛将军莫要辜负皇恩,牢记京师守军职责!
辛胜侧目而视:淳仆射这是在质疑本将对大秦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