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阁主的挑衅(1 / 2)
高台之上的赤炎尊者抚掌而笑,声若洪钟,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再次拉回。
“妙!云鹤道友所定此题,实乃切中肯綮!”赤炎尊者目光炯炯,扫视全场,最终落在赵小白身上,那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一种近乎刻意的“关怀”,“九转还魂丹,确为检验吾辈丹师对药性、火候、神魂掌控之试金石。非根基深厚、经验老道者,不敢轻言炼制。”
他话语微顿,嘴角噙着一丝意味难明的笑意,对着赵小白道:“赵小友,你年纪轻轻,便能夺得丹魁之名,引动三色丹雷,天赋之卓绝,老夫亦是钦佩。然,此丹非同小可,炼制过程中,稍有不慎,非但前功尽弃,更可能引动药力反噬,损伤神魂根基。你……当真不再考虑一二?此刻若觉勉强,直言便是,在场诸位同道皆乃明理之人,断不会因此看轻于你。毕竟,丹道漫漫,来日方长嘛。”
这番话,看似语重心长,充满前辈对后辈的关爱与提点,实则字字机锋,暗藏玄机。先是以年龄和经验压人,暗示赵小白根基可能不足,再以丹药反噬相胁,动摇其信心,最后更是假意宽慰,实则将“怯战”的选项轻飘飘地抛了出来。若赵小白真有一丝犹豫,或出于谨慎而推辞,立刻便会坐实“徒有虚名”、“不敢应战”之名,之前积累的声望必将大打折扣。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赵小白身上,等待着他的回应。一些与玄丹阁交好的势力代表,脸上已露出玩味之色;而如云鹤真人、玉瑶郡主等关心赵小白者,则微微蹙眉,对赤炎尊者这番以势压人的做派颇感不悦。
药尘坐在席上,面色平静,只是端起茶杯的手微微顿了一下,传音道:“这老狐狸,上来就先声夺人,想乱你道心。”
赵小白立于席前,身姿挺拔如松,面对赤炎尊者那隐含压力的目光与看似关切实则刁难的言语,他脸上并无半分愠怒或慌乱,反而露出一抹清淡而从容的笑意。
他再次拱手,向赤炎尊者及三位评委方向施礼,声音清越,不卑不亢:“多谢赤炎阁主关怀提醒。晚辈虽资质鲁钝,却也深知丹道之险,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不敢有丝毫懈怠。正因如此,每逢炼丹,必全力以赴,谨守心神。”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与赤炎尊者对视,继续道:“九转还魂丹,确为四品巅峰之难,晚辈此前亦曾钻研其丹方,深感其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今日得此良机,能于三位前辈及天下同道面前,尝试炼制此丹,无论成败,皆是一次难得的历练与印证。若因惧难而退,岂非辜负了云鹤真人等三位前辈的出题之美意,亦辜负了阁主设此丹会切磋砥砺之初衷?”
他话语一转,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故而,晚辈心意已决,愿竭尽所能,炼制此丹。纵是失败,能得诸位前辈指点迷津,亦是获益匪浅。若侥幸有成,则更不负此番丹会盛事。”
一番话,滴水不漏。既回应了赤炎尊者的“关怀”,表明自己并非鲁莽,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又巧妙地将“怯战”的选项推开,表达了不畏艰难、勇于尝试的决心;最后更是将姿态放低,无论成败,皆持学习之心,显得谦逊而大气,瞬间将赤炎尊者营造的压迫感化解于无形。
殿内不少修士闻言,暗暗点头。此子不仅丹术超群,心性更是沉稳老练,面对合体大能的言语挤兑,竟能如此从容应对,丝毫不落下风。
赤炎尊者眼底闪过一丝阴霾,脸上笑容却不变,哈哈一笑道:“好!好一个不畏艰难,勇于印证!小友有此心志,实属难得。既然如此,老夫便拭目以待,期待小友妙手成丹了。”
他话虽如此,但那“期待”二字,却咬得略重,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
这时,赤炎尊者身后,一位身着赤红长老袍服,面容枯瘦,眼神锐利如鹰的老者上前一步,乃是玄丹阁内掌管丹律、素以严苛着称的“赤鸠长老”。他冷冷开口,声音沙哑:
“阁主,既然赵小友信心十足,那我等便按丹会规矩来。炼制九转还魂丹,所需药材繁多,其中主药‘还魂草’、‘定神花’、‘万年石乳’更是珍稀异常。不知赵小友可曾备齐?若药材不足,我玄丹阁或可酌情借贷,只是……这利息与归还时限,需按规矩来。”
这又是刁难。九转还魂丹的药材,尤其是那几味主药,确实极难凑齐,即便是大宗门,也未必能随时拿出完整的份额。赤鸠长老此言,无疑是怀疑赵小白家底不够,想借此再压他一头。
赵小白尚未回答,一旁的药尘却缓缓放下茶杯,轻笑一声,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不劳赤鸠长老费心。劣徒虽不才,但行走灵界多年,些许炼制四品丹药的药材,倒也还凑得出来。若实在欠缺,老夫这里,也还有些积蓄,断不会让劣徒因药材之事,在天下同道面前失了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