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国之盾,民之剑!(2 / 2)
任何阻碍这一进程的力量,他都必须要将其碾碎。
…………
尽管遭遇文官集团的激烈反对,但李浩推行军校的决心,并未有丝毫动摇。
在随后几个月里,他利用皇权强力推进,一方面对反对最激烈的几名言官进行了明升暗降的调职处理,展现了雷霆手段。
另一方面,则与裴云忠、兵部尚书以及部分支持改革的将领进行了多次秘密商议,完善军校的筹建细节。
同时,李浩借助《大唐日报》的舆论引导,陆续刊登了一些关于“军队正规化”、“军官素养与国家安危”的文章,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民间和部分官员的认知。
再加上春耕的忙碌也暂时转移了朝臣们的注意力。
当夏日的阳光开始变得炽烈时,位于京郊西山脚下、原是一处皇家苑囿改建的“大唐皇家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终于筹备就绪,即将迎来它的开学典礼。
这一日,天高云淡。
军校宽阔的操场上,由石子和水泥建造的操场,平整如镜。
三百多名经过严格筛选的首期学员,身着崭新的、区别于传统军服的深灰色军校生制服,按照队列整齐划一地站立着。
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是拥有战功的年轻基层军官。
人人挺胸抬头,神情肃穆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在操场正北方,是一座临时搭建、却显得庄重无比的主席台。
最引人注目的,并非台上的桌椅,而是悬挂在主席台正后方巨幅背景墙上的那一幅画像。
那画像高达两丈,采用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极度写实的画法,画着一副人物像。
画中之人,正是大唐皇帝李浩!
在画中他并未身着龙袍,而是穿了一身精心设计的、笔挺威严的玄色戎装,肩部、胸前饰有金色的盘龙纹章,腰挎仪仗军刀,目光锐利如鹰,直视前方,仿佛在检阅着他的军队,一股混合着帝王威严与军人铁血的强大气场,透过画布,扑面而来。
所有学员,乃至前来观礼的少数军方高级将领和特许的文官,在看到这幅巨像的瞬间,都感到一种强烈的视觉与心灵冲击。
这就是他们的皇帝,他们的最高统帅!
吉时已到,鼓乐齐鸣。
在裴云忠和军校教育长的陪同下,李浩同样穿着一身与画像上相似的戎装,而非龙袍,大步走上了主席台。
他没有坐在中央的椅子上,而是直接走到了台前,立于那巨幅画像之下,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
整个操场鸦雀无声,只有风吹动旗帜的猎猎作响。
“朕的将士们,学员们”李浩开口了,声音通过简单的铁皮喇叭被放大,清晰地传遍操场,沉稳而有力:“今日,大唐皇家陆军军官学校,正式成立。而你们,便是这座军校的第一批学员!”
李浩没有用繁文缛节的开场,直接切入主题。
“有人问朕,为何要办这军校,也有人说,设立军校是崇尚武力,是穷兵黩武!”
李浩的声音,带着一丝冷冽,“朕今天就在这里告诉你们,也告诉天下人!”
他停顿了一下,让每一个字都敲击在现场每一个人的心头:“好战者必亡,忘战者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