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311章 星轨并行:数据之外的情感坐标

第311章 星轨并行:数据之外的情感坐标(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一次,徐卓远主动发起了联络。他直接联系了欧阳宇,措辞严谨而坦荡:

“欧阳博士,关于您上次提及的‘数据引力透镜’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交叉应用项目,我已完成初步评估,认为其具备极高的研究价值与可行性,有意向参与前期研讨。另外,我有一个私人请求,希望您能引荐林骁先生。我注意到,封瑶母亲的主治医师团队负责人,正是林骁的导师。我希望能从更专业的层面了解病情进展与药物作用机制,以便在数据建模与分析层面,提供可能的、更精准的辅助支持。”

他将私人动机巧妙地包裹在技术合作与学术探讨的外衣之下。这既符合他一贯的思维模式,也让这个请求显得合情合理,难以拒绝。欧阳宇本就对徐卓远的能力极为看重,闻听此言,不仅欣然应允,更是乐见其成,立刻促成了这次联系。

通过林骁这条新建立的“桥梁”,徐卓远不仅获得了关于封瑶母亲病情更深入、更专业的医学解读,更重要的是,他“无意间”让林骁得知了封瑶在承受巨大压力、悉心照顾母亲的同时,还在坚持自学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并展现了惊人的韧性与乐观。林骁出身医学世家,见惯生死与人性脆弱,却最敬佩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内心强大、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灵魂。他主动以朋友和学长的身份,向封瑶提供了许多医学上的专业解释、心理上的疏导支持,甚至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忙协调了医院里的一些琐碎事宜。这种来自“圈内人”的、不涉及怜悯的帮助,极大地缓解了封瑶独自面对庞大医疗系统时的茫然与无措感。

这一切,都在徐卓远于幕后构建的、精妙的“非干预性支持网络”下悄然进行。他没有直接出现在病房,没有留下任何直接的金钱痕迹,但他动用了他重生后所拥有的一切资源——超前的知识、对未来的预见、以及通过学术价值交换来的人脉,如同一个无形的守护程序,为她扫清障碍,构筑缓冲,将原本可能压垮她的系统性压力,分解、引流、抵消。

周末,徐卓远罕见地向实验室申请了半天的临时外出。他没有提前告知封瑶,如同一个潜入现实世界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那家医院楼下的花园边缘。

他看到她正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母亲,在初冬稀薄的阳光下缓慢散步。阳光勾勒出她纤细的身影和侧脸,她微微侧头,专注地听着母亲说话,嘴角带着一丝浅淡却无比真实的、柔和的弧度。那一刻,徐卓远内部传感器记录的“环境愉悦度指标”瞬间飙升,增长幅度远超观测到星轨并行成功对接时的峰值。一种奇异的暖流,仿佛绕过了他所有的逻辑处理单元,直接作用于他的核心意识。

他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静静地隐匿在一株叶片几乎落尽的银杏树后,如同一个稳定的背景参数,确保他所关注的这个核心系统(封瑶的世界)不会因外部变量的剧烈冲击(家庭的困境)而失衡崩溃。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锚定。

然而,封瑶似乎心有所感。她忽然抬起头,目光仿佛带有某种直觉性的导向,精准地穿越了稀疏的枝桠间隙,捕捉到了那个修长而安静的身影。她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惊讶,仿佛早已预料到他会在某个看不见的地方守护。相反,那双总是清澈通透的眸子里,瞬间盈满了如同被冬日暖阳融化了的冰湖般,柔软而明亮的光泽。她远远地望着他,唇角弯起更深的笑意,然后用口型,无比清晰地对他说了两个字:“谢谢。”

徐卓远站在原地,没有做出任何标准化的回应指令。他的逻辑核心仿佛遭遇了一次小规模的、却意义非凡的“数据风暴”。那不仅仅是“平静”或“愉悦”这类基础情感标签所能概括,那是一种更深层、更灼热、更汹涌的感受,仿佛他体内所有冰冷的电路、沉寂的芯片,都在那一刻被某种温暖的源流瞬间接通、激活,甚至……微微过载。

他想起前世,封瑶最终离开时,那双被泪水浸泡过、只剩下绝望与黯淡的空洞眼睛。再对比此刻,她眼中重新被点亮、充盈着生机与暖意的光芒。

他明白了,或者说,他感受到了数据之外的东西。

重生的意义,不在于炫耀先知先觉,不在于独占学术鳌头,而在于有机会,用更成熟、更智慧、更充满温度的方式,去守护那份曾经因自己的“无能”而遗失的美好。在于深刻的自我接纳——接纳自己并非全知全能,也需要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学习情感这门最复杂深奥的学问;在于切实的成长——从封闭的、自以为安全的数据堡垒中走出来,勇敢地踏入这个变量纷呈、却充满生机的人间。

他再次拿出那本纸质笔记本,在新的一页,以一种近乎郑重的姿态,写下:

【观察记录更新-编号:FY-Ω(最终重要节点)】

对象:封瑶。

现象:在面临高强度的系统性压力(家庭变故、经济困境)时,非但没有崩溃,反而展现出非凡的韧性(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坚持自我提升)与积极的适应性(有效接纳并整合外部善意,主动调整心态)。

推论:其内心世界的‘强度’(抗压阈值)与‘稳定性’(情绪恢复力)远超初始模型评估。系统误差需修正。

主观备注:观测到目标笑容(真实性99.7%)时,核心系统会报告短暂‘过载’现象,伴随非制式温暖反馈。暂无法用现有情感模型完全解析。将此复合状态命名为:‘满足’与‘心安’。

后续行动计划:

1.持续优化并维护现有非干预性支持网络,确保其稳定运行。

2.深入研究‘心安’状态的神经机制与行为表达,尝试建立可量化的反馈模型。

3.学习…如何更自然、更符合人类社会规范地,表达自身的‘心安’感。

合上笔记本,将其妥善收回。徐卓远转身离开,步伐稳定而坚定,融入医院外熙攘的人流。他知道,弥补遗憾、重新校准彼此人生轨迹的道路还很漫长,充满了未知的变量。但第一个,也是至关重要的坐标,已被他成功锁定并修正。星轨并行的,不只是实验室里冰冷的数据流与时空维度,更是他们两颗跨越了时间伤痕、挣脱了前世宿命、正在努力克服一切障碍重新靠近的心。而这一次,他拥有更强大的算力,更坚定的意志,以及……一份逐渐升温的、数据之外的坐标指引。他绝不会再让轨迹偏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