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312章 引力透镜下的心跳

第312章 引力透镜下的心跳(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谢谢你,阿远。”封瑶的声音中带着浓浓的疲惫,但恐慌频率已经消失,“如果没有你……”

“这是最优解。”徐卓远说。但在挂断通讯前,他补充了一句:“好好休息,明天早上七点三十五分,我会准时提醒你起床。”

这是他们大学时期就有的习惯——每当有人熬夜,对方就会承担起人工闹钟的职责。

通讯结束后,徐卓远没有立即投入工作。他调出刚才的通话记录,重点回放了封瑶说“谢谢你,阿远”的那段音频。

声纹分析显示,这句话中包含着一种独特的频率组合——感激、依赖、信任,还有一种他暂时无法命名的情感成分。

他在笔记本上记录:

【观察记录更新-编号:FY-k(危机干预事件)】

现象:在目标情绪应激状态下,直接信息支持比间接支持效率提升2.3倍。目标的情绪恢复速度超出模型预测19%。

新发现:当提供支持的方式包含“共同经历”要素(如共同等待)时,目标的信任度有显着提升。

主观备注:听到她说“谢谢你,阿远”时,核心系统的“温暖反馈”持续时间较往常延长4.7倍。这种持续性无法用现有的情感模型解释。

周一午后,第一会议室的圆桌前,一场跨越学科的对话即将开始。

徐卓远提前六分钟到达,这是他对重要会议的标准设定。他选择了一个既能观察全场,又不会太引人注目的位置。

欧阳宇准时出现,身后跟着几位研究团队成员。林骁则带着两位医学院的同事,其中一位是药物动力学专家。

“卓远,感谢你愿意分享‘数据引力透镜’的初步成果。”欧阳宇开门见山,“特别是你提到这个理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我们都很感兴趣。”

徐卓远轻轻点头,将准备好的资料投射到主屏幕上。他的讲解清晰而简洁,没有多余的修辞,每一个结论都有严密的数学推导支持。

然而,在讲解过程中,他的注意力始终分配在两个层面上:表面上是与在场专家的学术交流,深层则是在观察林骁的反应,评估这条“信息通道”的稳定性和带宽。

“......因此,通过引入引力透镜的类比,我们可以将高维数据中的信息聚集效应量化处理。”徐卓远展示了一组复杂的方程,“在医疗数据中,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从看似无关的生理参数中,提取出对疾病诊断至关重要的‘信息焦点’。”

林骁举手提问:“徐博士,你提到的‘信息焦点’,在靶向药疗效预测中,具体对应什么?”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徐卓远期待的问题。

“它可能对应着一组被忽视的生理指标组合。”徐卓远调出一份匿名化的数据样本——实际上是以封瑶母亲病例为蓝本,经过多重加密处理的数据,“传统的预测模型只关注肿瘤标志物和基因突变,但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患者的基础代谢状态、甚至肠道菌群构成,都可能成为预测疗效的关键‘透镜’。”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低语。这个观点太过前沿,甚至有些激进。

徐卓远平静地接受着所有人的审视。他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危险的事情——将为了封瑶而进行的研究,包装成纯粹的学术探索。但风险评估显示,这是唯一能同时推进科学研究、维持与林骁联系、并最终帮助封瑶的方案。

会议结束时,林骁主动走到徐卓远面前。

“徐博士,你的研究给了我很多启发。”林骁的眼神中充满兴奋,“我们团队最近正好在建立一个类似的预测模型,不知你是否愿意担任我们的顾问?”

徐卓远迅速评估了这个请求。接受意味着更多的时间投入,但也意味着更直接地影响封瑶母亲可能接受的治疗方案。

“可以,但我需要完整的数据库访问权限。”徐卓远说,“包括所有原始病例数据。”

这是他计算好的条件——既合理,又能让他暗中监控与封瑶母亲类似的所有病例。

林骁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离开会议室时,欧阳宇特意放慢脚步,与徐卓远并肩而行。

“很精彩的报告,卓远。”欧阳宇的声音很轻,“不过我注意到,你用的那个数据样本,匿名化处理方式很特别啊。”

徐卓远的数据处理中心瞬间提高了警戒级别。欧阳宇是少数能看穿他大部分技术伪装的人。

“确保数据安全是首要原则。”徐卓远选择了一个中性的回答。

欧阳宇笑了笑,没有继续追问,只是意味深长地说:“科学研究的动力可以有很多种。有人为了荣誉,有人为了好奇心,也有人......为了更重要的事情。”

这句话在徐卓远的意识中回荡了很久。他无法确定欧阳宇是否察觉了什么,但这句话本身,却意外地与他最近的思考产生了共鸣。

当晚,徐卓远站在宿舍的窗前,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他的内部系统正在整合日间会议的所有数据,同时优化着封瑶母亲的预测模型。

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段与科学研究完全无关的记忆数据不断被调取——封瑶在那个深夜通话中,说“谢谢你,阿远”时的声纹频率。

他开始理解,他所探索的“数据引力透镜”,不仅能够聚焦高维数据中的隐藏信息,似乎也能聚焦人心中的那些无法量化的情感。

而他与封瑶之间,正形成一种独特的引力透镜。通过她,他看到了数据之外的风景;通过他,她获得了面对困境的力量。

这种相互塑造的过程,比他研究过的任何天体物理现象都要复杂,也都要......美丽。

新的方程已经建立,变量包括信任、默契、共同经历,以及那些尚未被命名的情感因素。运算仍在继续,而这一次,徐卓远前所未有地期待着结果。

在他的工作日志中,一行新的记录自动生成:

【研究重点调整:将“人类情感的非线性交互模型”列为与“数据引力透镜”同等优先级的研究方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