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317章 红豆的温度和家的轮廓

第317章 红豆的温度和家的轮廓(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三百一十七章红豆的温度与家的轮廓

那家以糖醋排骨闻名的餐馆坐落在校园后街一条安静的巷弄里。夕阳的余晖将青石板路染成暖金色,斑驳的墙面爬满了常青藤,在晚风中轻轻摇曳。门脸不大,暖黄色的灯光从玻璃窗透出,在渐深的暮色中晕开一团温馨的光晕。木质招牌上“家味小厨”四字被岁月磨蚀得边缘圆润,却更添几分亲切。

推开店门,一股混合着食物香气与人间烟火气的暖流迎面扑来。餐馆内部空间紧凑,仅能容纳七八张桌子,此时已坐满了大半。靠墙的老式挂钟滴答作响,与交谈声、碗碟碰撞声、后厨传来的翻炒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生活协奏曲。这与报告厅那理性、充满未来感的空间形成了鲜明对比,却莫名让人感到放松。

徐卓远站在门口,脚步有瞬间的凝滞。他那习惯于分析环境参数的大脑,似乎正高速处理着这过于密集的感官信息——嘈杂的声波频率、复杂的食物分子弥散、略显拥挤的空间流线。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这是他在面对信息过载时的习惯性反应。

封瑶敏锐地察觉到他细微的不适。她想起上周在图书馆,他也是这样站在人来人往的阅览室门口,直到她牵起他的手腕将他带到安静的角落。这一次,她同样自然地伸手,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腕,引着他走向靠里侧一个相对安静的卡座。

“这里的数据流可能有点超载,”封瑶坐下,将菜单推到他面前,眼中带着了然的笑意,“但根据我的评估,这里的糖醋排骨,其带来的正向情感收益,足以覆盖环境带来的微小干扰。”

徐卓远抬眸看她,系统因陌生环境产生的轻微负载,在她带着笑意的目光和精准的“术语”中悄然平复。他接过菜单,目光迅速扫描过上面的条目,最终停留在“秘制糖醋排骨”上,后面果然跟着一个封瑶之前提到的“A级评分”标识。

“数据可靠。”他点了点头,语气是惯常的认真。

点完菜,等待的间隙,气氛并不尴尬。封瑶捧着服务员送上的温热大麦茶,看着徐卓远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他的视线在那对分享同一碗汤的老夫妇身上停留了片刻,又转向那几个高声谈论着游戏攻略的学生,最后落在角落里一个独自吃饭、面前摊开一本书的年轻人身上。他的眼神不是评判,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数据采集,试图理解这充满随机性和人情味的“非结构化数据场”。

“今天的演讲,”封瑶轻声开口,将他的注意力拉回,“沈雨晴的问题,其实也点醒了我。”

徐卓远目光专注地看向她,那双总是冷静分析数据的眼眸此刻只映照着她一人。

“她提到‘特定的人’可以改变空间的情感属性。这让我想到,我们一直在试图弥补的过去,或者说,我们正在构建的现在和未来,其实也是在创造一个只属于我们彼此的‘情感空间’。”封瑶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壁,声音柔和却清晰,“这个空间的基础参数,不再仅仅是物理的距离、共同经历的事件,更包含了理解、信任,还有……愿意为对方改变和成长的决心。”

她抬起眼,直视着徐卓远那双深邃的眼眸:“卓远,你在用你的方式解读我的世界,用数据和模型去理解那些‘红豆奶茶’和‘靠窗座位’的意义。而我也在努力学习你的语言,理解你构建世界的逻辑。我们都在为这个共同的‘空间’,添加独一无二的‘情感锚点’。”

徐卓远静静地听着,处理器似乎在全功率运行,解析着她话语中蕴含的复杂情感逻辑和深层意图。他注意到她用了“我们”,以及“共同的空间”。这些词汇在他的情感变量库中,权重极高。他不禁想起三个月前,封瑶第一次尝试用他的“语言”与他交流时那生涩却认真的样子,而现在,她已经能够如此娴熟地在两种思维模式间搭建桥梁。

“你的描述,比我的模型更具...整合性。”他思索片刻后,慎重地回答,“将‘关系’本身视作一个动态演化的、具有特定情感生成能力的‘空间结构’。这个视角,或许能更好地处理个体特异性与双向互动产生的协同效应。”他顿了顿,补充道,“我需要更新我的理论框架,将‘双向调试’与‘共同构建’设为核心参数。”

他的话依旧带着学术的严谨,但封瑶听懂了其中蕴含的承诺。他不是被动地接受她的存在作为“引力源”,而是意识到,他们正在共同构建一个系统,一个只属于他们的、稳定而温暖的世界。

这时,糖醋排骨被端了上来。色泽红亮诱人,酸甜气息浓郁,夹杂着肉香,瞬间激活了味蕾。紧随其后的还有一道清炒时蔬和两碗晶莹的白米饭。

徐卓远夹起一块排骨,却没有立刻放入口中。他仔细观察着排骨的切割角度、酱汁的挂壁情况,如同分析实验样本。然后,他按照封瑶之前某次闲聊时提过的“最佳食用温度区间”的“经验数据”,耐心地吹了吹,才小心地送入口中。

酥软酸甜的口感在味蕾上绽放,他咀嚼着,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类似于“满足”的信号。

“数据匹配。”他咽下食物,看向封瑶,肯定地说道,“口感、风味、温度,均与你的描述高度一致。情感反馈...正向。”

封瑶笑了起来,也夹了一块:“看来我的数据库维护得不错。”

她注意到徐卓远的目光不时飘向那对老夫妇。老爷爷正细心地为老奶奶挑出鱼刺,而老奶奶则笑着将他喜欢的菜推到他面前。这种默契的互动似乎引起了他的思考。

“那对爷爷奶奶每周三都会来这里。”封瑶轻声说,“我注意过好几次了。他们总是点同样的菜,坐在同样的位置。”

徐卓远的眼神微微闪动:“长期稳定的共同行为模式,形成特定的仪式感。这可能是他们维持关系稳定性的策略之一。”

“也可以说,是他们共同书写的故事。”封瑶纠正道,语气温柔,“每一个周三,每一道相同的菜,都是这个故事里的一行文字。”

徐卓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这个新的视角添加进自己的分析框架。

这顿饭吃得安静而满足。徐卓远的话依旧不多,但他会留意封瑶喜欢哪道菜,会在她茶水少了的时候,不动声色地示意服务员添水。这些细微的、不再是完全基于逻辑推导,而是带有了某种“习惯性”和“指向性关怀”的动作,让封瑶心中暖流涌动。她想起刚开始相处时,他连为她递一杯水都需要明确的指令,而现在,他已经学会观察她的需求了。

饭后,两人沿着灯火阑珊的街道慢慢走回宿舍区。晚风带着凉意,封瑶下意识地拢了拢外套。

“冷?”徐卓远立刻察觉到她的动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