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皇帝敕谕,内意不明(2 / 2)
...
皇帝敕谕的到来,就像是给宛平县衙猛灌了一大口“脉动”。
原本疏离李斌的佐贰官,忽然重回往日的热情;而原本就极尽吹捧之事的衙役们,更是在“生子当如李汉阳”的感慨声中,再度拔高了李斌在众人心中的位次。
对李斌来说,敕谕的到来就像是一道“通关”的暗示。
上赐婢女一名,更是让李斌成为了衙门上下,艳羡的对象。
既羡慕李斌年少登科、洞房花烛,又羡慕这人年不及弱冠,便已简在帝心的恩遇。
佐贰官的热情、衙役的吹捧、百依百顺的婢女、一片光明的前途...
李斌的眼前,是繁花似锦,也是烈火烹油。
这感觉不对劲!
非常的不对劲!
知县公廊中,李斌眉目紧锁。其脸上非但没有一丝喜悦,反而无比凝重。
这好似一片火热的局面,用易经八卦的话讲,叫“亢龙有悔”;用后世金融民工的话讲,这叫“大牛之后必有大熊”!
尤其令李斌感到不安的是:他不知道嘉靖为何忽然赐婢女一名,且那婢女还是与自己相熟的王琼之孙;以及那行人司行人,又为何执着于让自己必须快速地操办那王氏附籍一事。
在嘉靖的理解里:李斌敢于“俯身就民、亲访问案”,是算准了他这个皇帝,必须默认和支持他李斌以后,才敢做出的,借朝廷之势、壮自身之名的举动。
换句话说就是:有预谋的“搏出位”。
却不曾想,李斌当时...纯粹是被逼急了眼...
为民请命、为维护心中的公义,是理想的部分;为了不让自己刚刚立住的一点威信轰然倒塌,就更是基于现实的考量。
李斌承认,选中建昌侯作为自己立威的踏脚石,他是有点赌的成分。
但那句话怎么说的?
玩金融的,哪个还没点赌性了?!
君不闻“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于是乎,一个误会,就这样在思考方向完全南辕北辙,三观更是迥异的李斌与嘉靖间产生了。
同样,在这种思维导向完全相反的情况下。
一直琢磨到衙门散衙时,李斌都没搞懂嘉靖这道敕谕的深意。
但不管怎么说,赏赐自己的敕谕发出,就是皇帝态度的表达。
得了“上头”的背书,李斌自然也不必继续窝在那一到入夜,便毫无灯火之绚烂的积庆坊宛平衙了。
拒掉宛平衙役的护送,李斌背着双手,慢悠悠地溜向黄华坊。
一路上,向李斌问好的声音,连绵不绝。
当初,李斌弹劾建昌侯的事,虽然热闹,但大部分百姓是不知道,更是看不到的。
可在三里屯一事后,众目睽睽之下,一口气给建昌侯府判出了十六个“流三千里”的李斌,再次喜提全新称号:李三千!
疯癫之名,无人再提。
三千知县,威震京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