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借账房,秦金南调(1 / 2)
“可是遇到麻烦了?”
入夜后的秦府,万籁俱寂。
唯有书房里,亮着略显昏暗的油灯。自两盏热茶处冒起的青烟,冲淡了些此处的阴暗,凭添了几许温馨。
仰躺在太师椅上的秦金,眼睛半闭半眯。
数月的相处,早已让秦金摸透了李斌的行为逻辑,简单概括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
嗯...通常事情还不小!
“嘿嘿,秦师高见,学生的确遇到了些麻烦事。”
“说来听听!”
“秦师应该知道,学生最近想动一动矿上的事...钱是一方面,还有...眼看就要入秋,冬日流民一至,京师柴炭需求必会大幅上涨。”
“学生本打算,用官库里的两万银,投些煤矿,增加煤炭产出。冬日前,增量的煤炭,冲击现有的市场,拉低平均售价。”
“令我京师百姓能够低价囤煤的同时,降价发售的煤炭令那煤窑东家利润下降,亦可以引爆那西山窑上的矿工与其窑主、东家的矛盾。”
“到了那时,从大义上讲,我宛平可用调和矛盾、镇抚乱民的大义插手西山矿务;从利益上讲,矿工与其窑主离心,亦便于我宛平推行矿政,那时矿政推行的阻力将大大减小。”
李斌这段发言,听得秦金眼前一亮。
形如枯槁的皮包骨大手,下意识地捏住自己的胡子,一边捋,秦金一边忍不住赞道:
“能看出欲整顿矿务,当首重煤矿工人...汉阳,有宰辅之资啊!”
“秦师过誉了,其实学生一开始也没想到这点。还是在学生就凿井、矿采一事,咨询那晋商汪高远时,其言‘矿多聚荒蛮之地,民多刁。若得人挑拨,敢袭杀内使中官。’”
“直到那会,学生才突兀想到:若是学生想收矿税,这税务成本一定会被那些窑主转嫁到矿工身上。”
“学生原本想着拿这些矿税,稽查西山私窑,严令其加强窑井支撑、井道通风,有钱财不够者,可与宛平借贷。如此,整肃西山煤区秩序,保障矿工安全生产。却不曾想,如此一来,更是会使得窑主们付出更多的经营成本,实则进一步降低了矿工们的收入...”
李斌讪讪地笑了笑,虽然有点不好意思承认,但最开始的时候,李斌的确没有考虑到矿工们的立场问题。
与无数当下,乃至未来人一样,人永远都被会自己的认知局限住。
无论是当下人们的谈论,还是后世键盘侠的奋笔疾书,提及最多的都是:勋贵豪强士绅如何如何贪腐、如何如何腐败、如何对普通黔首极尽剥削等等...
自然而然的,李斌最初的目光便聚焦到了这些勋贵、豪族,乃至晋商等商帮之人的身上。
总在担心他们会如何反对自己的政策、如何阻挠自己。却从未想过,那看似是“解轻劳苦矿工压力”的政策,会不会招致这些矿工的反对。
而这些矿工的集体意志,才是决定李斌想施行的政策,到底能否落地的关键!
“只要能在大刀阔斧的施政前,想到、注意到,那便够了。”
听完李斌的谦虚,或者叫自我反思后,秦金面上的满意之色愈发浓烈。以至于,原本根本不看好李斌去动矿务问题的秦金,心中竟荒诞地产生了一丝:“或许李斌真能干成?”的念头。
心知自己这个学生,不是那传统儒家“乖宝宝”,更不是自己说要他停手不干,他就能停下的人。
秦金在感慨完后,也没有犹豫,直截了当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