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许昌毒策(2 / 2)
曹操缓缓摇头,目光深沉:“此策如走钢丝。吕布性如豺狼,反复无常,与之谋皮,稍有不慎便遭反噬。且若消息泄露,袁绍必与我等不死不休,届时四面楚歌,危矣。”
“故而此为中策,不得已而为之。”郭嘉点头,气息又有些不稳,“至于下策,便是静观其变,固守待机。但此策最险,等同于将生死交由天意,将主动权拱手让人。若袁吕二人突然媾和,或吕布以雷霆之势速胜一方,吸纳其力,则我…覆灭在即。”
书房内陷入死寂,只有郭嘉压抑的咳嗽声、曹操粗重的呼吸声,以及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
良久,曹操猛地一拍案几,震得笔砚跳动,决然道:“行上策!袁本初外宽内忌,优柔寡断,对吕布恨意已深。审配、逢纪等人亦视吕布为眼中钉,肉中刺。此‘驱虎吞狼’之策,至少有七成把握可成!即便不能使其倾力来攻,也必能在他心中埋下更深的猜疑种子,延缓其恢复元气,为我争取宝贵时间!”
“主公英明决断。”郭嘉松了口气,脱力般靠回榻上,脸上因方才的激动泛起不正常的潮红,“执行此策,使者至关重要。需胆大心细,能言善辩,更需临机应变,且对主公绝对忠诚,不至被袁绍威逼利诱所动。”
曹操目光扫过角落的许褚,许褚感应到目光,微微抬头,眼神忠诚而坚定,但曹操随即摇头,许褚勇冠三军,却非辩士之才。他沉吟片刻,眼中有了人选:“程仲德(程昱)老成持重,智计深沉,且能言善道,性情刚毅,可当此任!”
“程公确是不二人选。”郭嘉赞同,“可令其携带主公亲笔信,信中言辞务必恳切,凸显危机与‘诚意’。同时,押送一批精良军粮作为‘诚意’,数量不需多,但需精,要让袁绍看到我方的‘窘迫’与‘真诚’,相信我们是真的无力独抗吕布,才出此下策。”
“好!便如此安排!”曹操当即扬声下令,“传程昱!”
不多时,程昱奉召而来。他年岁已长,鬓角斑白,但步履沉稳,眼神锐利。听完曹操的吩咐与郭嘉的详细剖析后,他花白的眉毛微微耸动,眼中闪过洞悉一切的睿智光芒。他并未多问细节,只是整了整衣冠,肃然躬身,声音铿锵:“昱,领命。必不负主公与奉孝所托。”
“仲德此行,关乎我军存亡兴衰,身系万千将士性命,务必小心谨慎。”曹操走到程昱面前,亲手替他理了理衣襟,郑重叮嘱,“见袁绍时,姿态可放低些,多强调吕布之威胁,少提我方条件。一切,以说动袁绍出兵为先。”
“昱明白。”程昱点头,脸上满是沉稳与自信,“袁本初好谋无断,色厉内荏。其势虽大,其心已怯。只需言语如刀,专戳其痛处,放大其恐惧,此事便有八成把握。昱即刻回去准备,明日拂晓便启程前往邺城。”
程昱退下后,书房内又只剩下曹操与郭嘉二人。
曹操重新站到舆图前,看着那代表广袤河北的区域,又看了看吕布那连成一片、颇具威胁的势力范围,最终目光落回自己控制的、显得些许局促的兖豫之地,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奉孝,此计若成,天下这盘棋,便要重新布局了。”
郭嘉闭目养神,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却异常坚定,如同淬火的钢铁:“乱世求生,如同与虎狼对弈,不能总等对方先落子。该冒险时,纵是刀山火海,也须踏前一步。吕布…他不会给我们太多喘息的时间了。”
夜色深沉,许昌城门在吱呀声中开启一道缝隙,一辆看似普通、实则内藏玄机的马车,在数十名精锐便装卫士的护送下,悄无声息地驶出,融入浓稠的黑暗,向着北方,袁绍的统治中心——邺城,疾驰而去。车中的程昱,正襟危坐,眼眸微闭,心中却在反复推敲、演绎着面见袁绍时,每一个可能的说辞、每一种的应对。这一行,赌上的不仅是他的身家性命,更是曹操集团在这乱世中,能否争得一线生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