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07章 数据驱动的未来

第207章 数据驱动的未来(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徐航没有过多辩解,只是请李医生挑选了一批近期已经由上级医院专家复核过的、难度各异的胸片,进行双盲测试。

一张张胸片被导入系统。屏幕一侧是原始影像,另一侧,AI系统几乎在瞬间就用醒目的红色标记框出了可疑的结节阴影,并附上了概率评估(如:恶性可能性73%)。同时,系统还会列出与该病灶影像特征相似的过往病例和诊断结果,供医生参考。

李医生仔细对比着AI的标记与自己最初的诊断,以及上级医院的复核结果。他发现,对于一些微小的、位置隐蔽的早期结节,AI的敏感度远超人眼,甚至提示了两处他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疑似病灶。而在一些良性增生和恶性肿瘤的鉴别上,AI基于庞大数据库得出的概率评估,也为他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了不得……真是了不得!”李医生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语气中充满了震撼,“这东西,简直就是给我们基层医生配了一个不知疲倦、见多识广的‘超级助手’啊!特别是对于早期筛查,意义太大了!”

徐航解释道:“李医生,AI不是要取代医生,它的作用是‘辅助’。它可以完成初筛,标记可疑区域,提供参考信息,把医生从繁重的重复性阅片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你们能更专注于复杂的病例分析和与患者的沟通。同时,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不同地区、不同经验水平医生之间的诊断差距。”

看着李医生和县医院其他同事眼中燃起的希望和接纳的目光,徐航深深感受到,技术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炫酷,而在于它能否解决真实世界的痛点,能否赋能于人,能否让更广泛的人群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福祉。

晚上,林雪和徐航在实验室附近的咖啡馆小坐,难得地放松一下。窗外,这座庞大的城市依旧车水马龙,但他们都知道,在看不见的数据层面,一些东西正在变得不同。

“交通模型的效果比预期还好,”林雪搅拌着咖啡,语气中带着欣慰,“这说明,我们选择的路径是对的。数据驱动,真的能让城市更‘聪明’。”

“医疗这边也是,”徐航接口道,“看到基层医生那种如释重负又充满希望的眼神,就觉得我们熬的每一个夜都值了。技术落地,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感觉比发表十篇顶级论文还让人满足。”

他们清晰地看到,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赋能着交通、医疗这两个最传统也最关乎民生的领域。这不再是实验室里的纸上谈兵,而是推动实实在在的产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

“我们做的,或许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林雪望着窗外,“但这就是未来的方向。一切都将被数据重新定义,决策将更加科学,资源将更加优化,社会运行的效率将极大提升。”

她顿了顿,想起叔叔林向洋那个正在艰难转型的工厂,想起弟弟林帆那个充满活力的虚拟世界,若有所思地说:“只是,这个‘数据驱动的未来’,对每个人、每个组织的要求都不一样了。像小叔那样的传统企业,需要拥抱变化;像小帆那样的年轻人,他们的天赋需要被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我们创造的工具越强大,如何善用它们,就越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课题。”

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喜悦与成就感,但林雪和徐航也清醒地意识到,这仅仅是漫长征程的一步。如何让更多的“林向洋”和“李师傅”理解并接纳这种变化,如何将这种“数据驱动”的思维模式和能力赋能给更广泛的群体,将是接下来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而他们的叔叔林向洋,此刻正在自己的战场上,经历着这种拥抱变化所带来的阵痛与初步的领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