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13章 绿色科技的力量

第213章 绿色科技的力量(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就在林卫东在西北基地吹响环保整改“攻坚战”号角后不久,一通来自戈壁滩的加密电话,跨越千山万水,接通了北京林雪和徐航的实验室。电话那头的林卫东,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寻求破局之道的急切。

“小雪,徐航,这次基地遇到的环保难题,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复杂。”林卫东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光是排查地下管网渗漏点,靠人工和经验就像大海捞针,效率低,还容易有遗漏。还有废水处理厂的实时监控、废气排放的精准管控,我们都缺乏更智能、更高效的手段。你们那边……有没有什么新的技术,能帮我们‘武装’一下?”

这通求助电话,像一把钥匙,恰好打开了一扇门。林雪和徐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与了然。他们的科研工作,在经历了AI赋能交通和医疗的探索后,正顺应国家“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的战略导向,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浓墨重彩的“绿色”标签。科技,这个曾被视为主要作用于改造和索取自然世界的工具,正在被赋予全新的使命——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利器。

**场景一:智慧能源与蓝天预言——林雪的“城市呼吸”模型**

在北京的实验室里,林雪向大伯展示了他们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不再是单纯的算法结构,而是一个动态的、多维度的城市数字孪生体。

“大伯,您看这个。”林雪操作着控制端,屏幕上的城市模型立刻以不同颜色标注出各个区域的实时能耗强度,从工业区深红的炽热,到商业区橙黄的中等消耗,再到居民区浅绿的相对平缓。“这是我们为华东一个重工业城市搭建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她进一步调取数据:“我们整合了电网负荷、气象条件、交通流量、甚至企业生产排班等上百个维度的实时数据。通过大数据模型,可以动态模拟和预测未来24小时乃至更长时间的城市能源需求变化。”

她指着屏幕上一条即将在晚高峰后陡然下降的曲线说:“比如,模型预测到今晚工业区用电负荷将大幅降低,而同时风力发电输出将增加。系统就会自动向电网调度中心和企业用户发出建议,鼓励他们在电价较低的时段进行生产或储能,从而优化整个城市的能源消耗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不仅如此,林雪的团队还将气象数据、污染源清单、实时监测数据与复杂的扩散模型相结合,开发出了更精准的“空气质量预测与溯源系统”。

屏幕上切换到一个动态的空气污染扩散模拟图。红色的高污染区域如同有生命的菌落,在三维城市地图上随着虚拟的风向和气流缓缓移动、扩散或汇聚。

“我们可以提前36小时以上,相对精准地预测出p2.5、臭氧等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和空间分布。”林雪解释道,“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现某个区域出现异常高值,系统可以通过反向溯源模型,快速锁定可能的重点排放源,为环保部门的精准执法和应急管控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这就好比给城市装上了能够预见雾霾、并追溯其源头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林卫东通过视频看着屏幕上那些流动的数据和精准的预测,心中震撼。他意识到,侄女所掌握的,正是基地在环境管理中最为缺乏的“前瞻性”和“精准性”能力。

**场景二:水环境的“哨兵”——徐航的智能监测网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