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14章 转型的商机

第214章 转型的商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停顿了一下,斩钉截铁地说:“所以,引进新生产线,研发和生产新型环保建材,不是额外的‘成本’,而是对我们企业未来的‘投资’!是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的唯一出路!”

林向洋的决心和清晰的逻辑,最终说服了管理团队。公司迅速行动起来。他亲自带队,考察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最终引进了两条分别生产水性环保涂料和新型轻质节能保温材料的生产线。与过去单纯代理进口品牌不同,这一次,他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和知识产权,与高校材料实验室合作,针对本地气候和市场需求,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改良。

同时,他指示陈静,立即启动各类“绿色产品认证”的申请工作。办公室里,经常能看到他与来自北京、上海的环保产品认证机构的专家进行沟通。

“林总,你们这款涂料,Vocs含量确实远低于国家标准,这是优势。”一位戴着眼镜的认证专家翻看着厚厚的检测报告,“但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估上,比如原材料获取阶段的能耗和排放,还需要提供更详细的数据支撑。”

“我们一定配合,尽快补充!”林向洋态度极其诚恳,“我们知道,想要拿到这个‘十环标志’(中国环境标志),就必须经得起最严格的审视。这不仅是一张证书,更是对我们产品品质和企业责任的认可。”

这个过程繁琐而严格,远比他想像的要复杂。但它像一把梳子,梳理着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迫使他的公司以一种更透明、更规范、更负责任的方式运营。他渐渐明白,所谓的“绿色转型”,不仅仅是更换产品,更是整个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体系的升级。

就在环保建材项目稳步推进之时,林向洋的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他注意到,在国家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发电、储能技术等新能源领域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这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更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

“静静,你帮我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光伏项目或者储能技术初创公司,我们可以以参股或者合作的方式介入。”晚饭时,林向洋对陈静说,“建材是我们的基本盘,但新能源可能是我们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你看,很多大型企业,包括一些我们以前的房地产客户,都在自己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了。这里面的设备、安装、运维,都是市场。”

陈静有些惊讶于丈夫的“跨界”想法,但看着他眼中重新燃起的、充满探索欲的火焰,她选择了支持:“好,我让投资部的同事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不过,隔行如隔山,风险也不小。”

“我知道有风险。”林向洋点点头,“但趋势就在这里。我们不能只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大哥他们在为国家搞尖端科技,小雪他们用科技守护环境,我们做企业的,就要敏锐地捕捉趋势,把国家的导向和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这才是我们创造价值的方式。”

他的思维,已经完全从金融危机时的被动防御,转向了主动布局未来。他将环保约束视为了新的市场规则,将绿色转型看作了必须抓住的历史机遇。他甚至在公司内部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了将“环境责任”(EnviroalResponsibility)纳入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的核心内容。

“我们要让客户、让社会看到,我们林氏建材,不仅提供好的产品,更是一家对环境负责、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这,就是我们未来最硬的‘软实力’!”他对全体员工这样宣布。

在林向洋的全力推动下,他的建材公司这艘曾经在风浪中颠簸的旧船,正在努力调转船头,扬起“绿色”与“科技”的新帆,试图驶向一片更为广阔、也更具潜力的蓝海。而在积极拥抱这场宏大变革的同时,一些细微的、始于家庭内部的绿色涟漪,也正在他身边悄然荡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