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转型的商机(1 / 2)
当林雪和徐航的“绿色科技”在西北基地的戈壁滩上悄然扎根,化身守护环境的“哨兵”与“大脑”时,远在南方的林向洋,正以一种更为直接和商业化的方式,感受着这场席卷全国的绿色风暴所带来的刺骨寒意与盎然春意。这场风暴,不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模型和报告,而是化作了政府红头文件、市场准入门槛和消费者手中那张无形的“绿色选票”。
风声早已传出,但真正的震动来自于地方新闻里一则不起眼的报道:本市三家小型涂料厂和一家烧结砖厂,因环保设施不达标、污染物排放超标,被强制关停。与此同时,他陆续接到几个长期合作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商朋友的电话,语气焦急:
“向洋,你们厂里有没有那种低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环保涂料?现在大一点的楼盘,招标都明确要求这个了!”
“林总,新型的节能保温砌块能不能供货?我们下一个项目要申请‘绿色建筑’标识,材料这一块卡得很严!”
放下电话,林向洋走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自己厂区那几根虽然经过初步改造、但依旧算不上先进的排气筒,心中凛然。他意识到,母亲周文瑾所忧虑的环境问题,哥哥林卫东所面临的环保督察压力,此刻正以一种无可抗拒的市场力量,传导到了他的面前。这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生死线”。那些曾经依靠低价、关系和人海战术生存的小作坊式竞争对手,正在这场风暴中被迅速清场。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正在将需求无情地推向绿色、节能、环保的高地。
“这不是危机,这是机会!”林向洋猛地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如同猎鹰发现猎物般的锐利光芒。他立刻让陈静召集了公司管理层紧急会议。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几位跟随林向洋多年的高管面露难色。
“林总,引进新的环保涂料生产线,投入太大了!而且技术是否成熟,市场接受度如何,都是未知数。”负责生产的王副总首先发言。
“是啊,”财务总监推了推眼镜,“我们刚刚缓过气来,资金流还不算特别宽裕。投入巨资转型,万一……风险太高了。不如我们再观望一下?”
“观望?”林向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等到所有同行都转型成功了,市场都被瓜分完了,我们再去喝西北风吗?”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用力地写下了几个关键词:**“环保风暴”、“政策导向”、“消费升级”、“绿色门槛”**。
“诸位,看清楚了!”他用笔敲打着白板,“这不是一阵刮过去就停的风,这是时代转向的号角!国家层面的决心,你们从新闻里看不到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不仅仅是口号,这是未来几十年中国发展的底层逻辑!”
他环视着在座的高管,语气沉痛而恳切:“我们刚刚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寒冬,应该比谁都明白,跟不上时代的船,迟早要沉!以前我们靠价格、靠关系,以后,要靠标准、靠品牌、靠‘绿色’这个硬通货!”
他指着窗外:“那些被关停的厂子,就是前车之鉴。以后,没有这个‘绿色’标签,你的产品连进入主流市场的资格都没有!大型地产商、政府项目,谁敢用一个不环保的供应商?那不是自找麻烦吗?”